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张遇升:互联网是医生的“第三只手、第二个脑”

张遇升:互联网是医生的“第三只手、第二个脑”

2015-05-20 21:19 阅读:880 来源:动脉网 作者:林* 责任编辑:林夕
[导读] 医疗是一个非常个体、私密、专业的服务。几千年来,这种服务都是本地化的。互联网的出现拓展了这种服务的时空性。

    全球很多国家都面临医疗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这背后很大的原因是医疗工作者,尤其是医生缺乏。医生是医疗体制的核心,是绝大多数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医生的数量、质量和积极性基本决定了一个国家医疗水平的高低。医生也是医院、医保和药企服务的最终出口,拥有治疗的决策权。医生这个职业有训练时间长、压力大、风险高的特点。如何提高医生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如何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和产出,是很多国家都面临的挑战。并且,随着医学技术本身的发展,现代医生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和复杂度都远远大于曾经的同行。 现代互联网+云计算的技术,可以很好地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改善医疗质量,让行医更轻松。

    和服务医院(To Business, 2B)和服务大众(To Customers, 2C)不同,服务医生的产品可以叫做针对专业人士市场(To Professionals,2P)。总结起来,移动互联网能发挥作用的,包括以下三类场景:1)专业学习和临床参考;2)工作效率提升;3)拓展服务的时空性;专业学习和临床参考

    医学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学科,医生也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和培训的职业。因为工作繁忙,移动互联网可以帮助医生利用其碎片时间。无论是传统的考试辅导、视频学习,还是专业的临床决策支持,都有很多移动化的创新。

    全球第一家上市的移动医疗公司Epocrates(2013年被Athena Health收购)就属于这一类。它通过智能手机App为医生提供全面的用药和临床参考,其用户覆盖了全美80%的临床医生。;另一家公司Skyscape则是方便医生在手机上购买专业图书的电子版。还有鼎鼎大名的Uptodate,因为其内容的全面和及时性,更是国外医生必不可少的行医伴侣。国内的医学App比如用药助手、医口袋都属于这一类。

    未来,针对医师的教育和临床决策支持,在个性化方面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比如对于职业医考试的数千个知识点,能否快速地分析出用户的薄弱点,做针对性的训练。临床上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如何能最快速地从各类资料中找到最准确的答案。手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入口,但这里面的更大的创新恐怕还在内容的积累和数据的使用上。

    提升工作效率

    医疗服务因为流程复杂,质量要求高,每个病人的情况又特异,很难像流水线一样标准作业。这里面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了提高效率的机会。

    以医生收集患者信息,记录病情为例。很多医生都抱怨,跟患者的沟通效率不高,患者很多问题想不起答案。如果患者能利用等候的时间提前准备好问题的答案,会大大提高医生的效率。还有,很多医生都抱怨写病历费时间。其实在国外,很多医生是用语音输入,语音识别系统和听写员为其整理病历资料。再比如,美国创业公司Augmedix正试图用谷歌眼镜来帮助医生写病历。未来可以预见的一个场景是,带着谷歌眼镜的医生给病人问诊、查体,眼镜记录下患者信息和医患对话。当医生回到自己的电脑前时,病历的初稿已经写好。医生只用简单地审阅即可。

    还有一个例子是写出院医嘱。在门诊和急诊,医生很多时候需要重复地为同一类患者写相同的医嘱。这耗时不说,患者回去也记不住。大医院平均5分钟的就诊时间,医生也不可能很详细地给病人解释。Exit Writer就是这么一个应用,把临床常见的3000多种疾病的出院医嘱做成模板。医生只需要稍稍修改就可以打印或者发送给患者,省时省力,不会遗漏,病人查询也方便。

    扩展服务的时空性

    医疗是一个非常个体、私密、专业的服务。医生和病人通过挂号建立起一种契约关系,于一个特定的时间在诊室或病房见面,一对一地解决问题。几千年来,这种服务都是本地化的。互联网的出现拓展了这种服务的时空性:医生可以给远在千里之外的患者会诊,可以答复患者几天前提出的问题,还可以随时随地管理自己之前出院的病人。比如,协和医院神经内科的李晓光教授,就利用病历夹软件管理了自己看过的几百个“渐冻症”患者,定期收集患者的反馈信息和预后数据,为需要的患者修改治疗方案。从某种程度上,互联网可以是医生的“第三只手、第二个脑”,帮助减少医患信息不对称,让医生的知识服务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中国常见的模式包括问诊(例如好大夫、120ask、春雨)、随诊(例如好大夫)、远程会诊等等。

    《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曾预言,信息技术对于知识浓度高,流程复杂的行业改造的价值就越大。医疗正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行业。互联网帮助医生更快、更好地工作,就能为患者创造更多的福利;就好像农民手里的耙,工人手里的钻一样。

    (原文标题:移动互联网如何助力医生工作?)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