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植入微芯片技术使盲人重见光明

植入微芯片技术使盲人重见光明

2013-08-19 10:18 阅读:839 来源:生物360 责任编辑:任俊杰
[导读] 德国图宾根大学的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微芯片,能使罹患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 RP)退行性疾病的盲人重见光明,且无需辅助的外部可见设备。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

    德国图宾根大学的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微芯片,能使罹患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 RP)退行性疾病的盲人重见光明,且无需辅助的外部可见设备。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
 


    这种外部供电的光敏微芯片将通过手术植入患者的视网膜表面下方,同时进入黄斑区。黄斑位于视网膜中央,是视力最敏感区域,负责视觉和色觉的视锥细胞就分布 在该区,因此任何累及黄斑的病变都会引起中心视力的明显下降、视物色暗和变形等。而芯片植入这一位置能够对光学组织进行电刺激,令1500万患者告别失 明,部分恢复自己的视力,且无需眼镜或屏幕等外部可见设备的辅助。

    当该芯片被放置在眼球后方时,能使天生具有 RP 的患者恢复视觉功能。 RP 是指影响视网膜、引起视网膜功能退化的一种疾病,尤其会对黄斑层中的感光器造成影响。 RP 患者的感光细胞将逐渐变性,并丧失功能,直至最终导致失明。虽然这种疾病无法治愈,但视网膜神经却可在一个亮点保留相应的功能。如果能对这些神经进行刺 激,某种形式的视力或将得到恢复。

    该芯片约为 3 毫米大小,由 1500 个像素点构成,每个像素都有自己的放大器和电极,用以刺激视网膜神经。除此之外,还有 16 个电极能够直接刺激视神经,产生某种程度的线条和色彩形式的人工视觉。研究报告显示,在近期的测试中,大多数芯片植入患者都能够识别面部表情,辨别桌上的水果等物体,并能够读懂路标。其中两位的视觉敏锐度还超过了此前受测病患的视力分辨率。

    科研人员表示,迄今为止已有 36 名患者接受了芯片植入,测试的结果也超出了他们的预期。该芯片的制造商、"视网膜植入物"公司的行政长官沃尔特·罗贝尔说:"持续的测试将帮助我们抵达下一个里程碑,为生活在黑暗之中的 RP 患者提供治疗的选择。"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