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性医生管理阳性患者!医院通知统一降薪?
2022-12-19 08:09
阅读:4231
来源:健康大河南
作者:医**漫
责任编辑:医路漫漫
[导读] 我们需尽快从“至暗”走向“光明”。
新十条后,有医护人员透露:仅一天的时间,整个医院700多名医护感染,有些科室几乎全军覆没。可以想象,在未来的一两个月,冬天流感季,也是国内医护人员的“至暗时刻”。一方面,国内许多地区,特别是医疗资源底子薄的三四线城市和乡镇,医院将会人满为患,生病高烧的病人没床住不进去;另外一方面,医护人员可能出现大面积感染,这样的话,医护排不过来班,医院诊治能力受创乃至直接关病区的情况将依次上演。放松人口流动肯定是好事,但医院的防疫是松不了的,这意味着被压抑的就医需求随着阳性病人一起涌向医院,将会衍生出巨量的冲突和医患矛盾。政策要求不能拒接阳性病人,没核酸也要给看病,门诊开始排长队了,但院内感染要严防,医患冲突要避免,你该怎么办?只能往一线医护头上压了!怎么压:三级防护穿起来,加班时间造起,排班人次密起来,投诉惩罚加起来…既要拼命增加工作效率,还要避免院感,以及不能被投诉减少扯皮…医护将极为疲惫、免疫力不够或暴露风险太高、感染退出一线、人手减少压力进一步增加、恶性循环。很多医生忧心即将到来的“矛盾集中爆发区”,但是,还是那句话: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接下来的一段日子,请保护好免疫力,囤好常用药,强身健体休养生息,能不去医院就别去吧。因此,从医院层面或是医护本身而言,“新十条”之后,历经一段时间的“至暗时刻”可能是必经之路,只不过存在程度上的轻重而已。都说“开弓没有回头箭”,那么,在这个现状之下,如何能够更快的走出“至暗时刻”?众所周知,感染新冠,99.5%的人可能不需要去医院。99.5%的人能够正确对待病情,不去医院挤兑医院资源的话,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就没有了医护人员的至暗时刻。正如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所说得一样,“感染新冠并不可怕,把老百姓的恐慌心理打消了,就不会发生医疗挤兑。”可问题是,疫情三年,老百姓的恐慌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烟消云散的。因此,后续还要做更多的工作,比如通过科普、通过真实数据呈现等方式来让大众尽快建立正确认知。然而,面对这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疫情冲击,压力不仅来源于大众的恐慌,也源于一部分人的“无知”。医院作为特殊人群集中的场所,一旦有传染源引入,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特别是对于“高风险重点人群”而言,引发的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因此,对于这些无理取闹的人,不知道他们究竟是没有脑子还是没有心。当然,避免医疗挤兑的发生,只有大众的“改变”往往是不够的,国家也一直在想法设法:12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目前,全国的重症医学床位总数是13.81万张,其中三级医疗机构重症医学床位是10.65万张。重症医学床位接近10张/10万人的水平。重症医学的医师总数是8.05万人,“可转换ICU”储备医师10.6万人,重症专业的护士是22万人,另有“可转换ICU”护士是17.77万人。按照专家测算,最终我们可能80%-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作为医务人员,因其工作性质决定,情况不容乐观。正如某院领导说的:“接下来,医务人员会大面积感染,你们要保护好你们自己。”然而医护被感染后,并不像普通人,顾好自己和家里人就行,他们的背后问题重重:当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一旦医务人员感染新冠病毒也应该遵循新十条有关的要求,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可以选择采取居家隔离治疗的方式,也可以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的方式。但立足现实,医务人员向来是不饱和的。如果此时发热病人增加,而临床医护减少,医院运转难免吃力。因此,已有不少医院通知院内阳性医护继续上班,亦或是密接医生直接上班……从以往的经验看,无论如何优化流程,也无论加强个人防护,当疫情达到一定规模时,医院很难有能力完全将阴阳患者分开,较大规模的医院感染必然发生,大量医务人员被感染,医院彻底破防的至暗时刻很有可能就会到来。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对现在的这种病毒保持应有的敬畏,因为不确定的事情还很多。医护身披白袍,职责所在,这不是他们想要的生活,但是他们自找的生活,冲锋陷阵,无可厚非。问题是医护自己感染不怕,就怕传染了家里的老人和小孩。扛下了所有,也就算了。问题是医护人员扛下了所有,又还得面对降薪潮?那就不应该了!据网名@彭于晏的澎湖湾的一位深圳医院的医生同仁爆料:昨天医院正式通知,卫健委发下公文,深圳医疗要统一降薪了,美其名曰全国都降薪,可能是没钱给补贴了?
而山东、江苏、湖南等多地医务人员均跟帖评论称:已接到降薪通知。医护人员也是人,也是血肉之躯。疫情三年,一直在苦苦支撑的医务人员有些寒心啊!另外,联系现实,再说一下当下或之后可能面临的困境吧!当前,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较大,那么,如果医护阳性,造成院内感染,他们会不会被投诉,会不会被追究责任?往更重的想,如果由此引发了重症患者病情加重亦或是死亡,那该怎么划分责任?再转换一个思维,如果患者阳性了,造成院感,其他患者由此索赔该如何应对?这些应该是要得到医院或上级部门的明确指示。不然,医务人员的压力实在太多的,不仅来源于自身的感染风险,家人的安全性问题,而且还要担忧自己阳性之后所带来的麻烦,亦或是说承担不该有的责任……希望这一次的摸索前进中,可以稍微多一点的考虑到医务人员的困境。因为在这场“战疫”中,他们始终是“冲锋陷阵”的人,他们应该也值得一些理解。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