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陈亚岗:用“均质化”打磨浙医四院

陈亚岗:用“均质化”打磨浙医四院

2015-10-19 20:55 阅读:1549 来源:健康界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从制度体系的设计到医疗服务模式的重构,再到互联网撬动的医疗服务品质的提升,都是时下中国的公立医院面临的全新命题和挑战。在既往的医疗服务体系中,公立医院疲于应付日益膨胀的患者需求,导致整个社会对于就医的体验诟病颇多,供需双方日渐产生的习惯乃

    从制度体系的设计到医疗服务模式的重构,再到互联网撬动的医疗服务品质的提升,都是时下中国的公立医院面临的全新命题和挑战。在既往的医疗服务体系中,公立医院疲于应付日益膨胀的患者需求,导致整个社会对于就医的体验诟病颇多,供需双方日渐产生的习惯乃至制度依赖,也让解决的方案变得异常复杂。

    但是,不合理与不科学的医疗服务模式和就诊习惯,并不意味着就是无解的难题。“作为新建的大型公立医院,我们有责任去突破一些医改进程中,做不动的事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以下简称:浙医四院)院长陈亚岗说:“浙医四院从开业的那天起,就立志用‘均质化’理念,打造医院全新的服务模式,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肩负起公立医院改革和基层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双重重任。”

 



    高起点下的新追求

    2014年10月,浙医四院在全球小商品之都义乌市正式对外营业。这是浙江大学首次在异地建设的直属医院。按照规划,浙医四院将根据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标准设计,立足义乌、服务浙中、辐射全省乃至全国,最终建成集医、教、研于一体的著名大学附属医院。

    据悉,医院设计占地189.3亩、建设床位920张。浙江大学优质的医疗资源搭配富庶的义乌市财政,让浙医四院从诞生之日起就站在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建院过程中,浙医四院得到了浙江大学六家兄弟附属医院的鼎力支持。据了解,这些“浙大系”附属医院的优势学科正和浙医四院的二十几个科室开展“科对科”整体援建,其中,20余位优势学科负责人将以学科带头人的身份亮相浙医四院。

    事实上,浙医四院人才先行的战略在建院伊始就已拉开帷幕,从2010年起,浙医四院依托浙江大学平台,面向全国知名院校广纳贤才,其中,临床医生大多均为硕士或博士学历,护理人员多为本科。在浙医四院进入试运行之前,这些医务人员已在浙大各附属医院进行专业轮转培训,完成了前期的人才储备。

    除此之外,义乌市**雄厚的财力支持,免去了浙医四院在运营前期的很多后顾之忧,这也是其他新建地方医院无法比拟的。

    陈亚岗坦言,相比做大做强原有县级医院,省级医院落户县城“起点就不同、目标更有差距”.浙医四院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像浙一、浙二、邵逸夫医院一样,跻身“浙大系”的实力派家族成员。但在陈亚岗看来,既然是从零开始,浙医四院还应该创建属于自己的特色。

    执着于“均质化”服务

    扎根义乌的浙医四院,无疑是优质医疗资源多元下沉的一次探索和创新,肩负着社会各界的期待和诉求。“我自己首先要明确,这样一所起点高,定位也高的大学附属医院,将成为一所怎样的医院。”陈亚岗坦言自己对于医院定位的思考,“我最看重的是,在目前的趋势下,浙医四院要做一些难以推进的事情。”

    在陈亚岗看来,中国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基本程序标准化方面,差异巨大。甚至可以说,在看病这件事情上,没有一个清晰的、标准化的诊疗流程,而对于患者的就医体验的考虑,也是缺失的。“让每个来到浙医四院的患者,都能享受到同样的服务,科学的服务,完整的服务,也就是均质化服务,这是我们的目标。”陈亚岗说。

    实现均质化的服务目标并非易事,陈亚岗认为患者一旦挂号,就和医院之间生成一种契约关系,因此所有的患者都应享受到公平和均等的服务。陈亚岗指出,医疗服务有着自身的特殊规律。比如,疾病的诊疗有临床路径和专业的操作指南、用药的原则、甚至如何和患者的沟通等,都有规律可循。

    在制度层面,严格把关各种准入制度,规范员工的培训,标准化医生的诊疗流程,打造出一只特色的医疗团队,让每一次的诊疗行为都有章可循,这是实现均质化医疗的基础,也是医院上下为之努力的目标。

    让患者感受到医院的温度

    “患者排队两小时,看病只用两分钟,这本身就不符合医学规律。”陈亚岗直言,挂号排长队、就诊排长队、缴费排长队、看病时间短的“三长一短”现象,在人满为患的大医院普遍存在。而义乌虽然是县级市,但是由于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众多,再加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的便利,患者的就诊需求极为旺盛。因此,浙医四院刚开业就面临了门诊量不断飙升的考验。

    陈亚岗告诉健康界,现在浙医四院门诊已经达到每天1500人左右,老百姓最大的抱怨是供给量不够。“作为院长,我也愿意看到门诊量上升,因为这意味着医院收入和服务人群的增加。但为什么要控制门诊量?因为医院必须根据自己的服务能力逐渐提高供给。在此过程中,始终要坚持把患者的就诊体验放在重要的位置。”陈亚岗说,“水涨船高,患者的需求是永远解决不完的,一个医生一个上午看到70甚至100个患者的时候,其情景可想而知。做10件100分的事,和做20件60分的事,我认为,应该做满分的事。给患者一个满意的就诊过程,让患者感受到医院的温度。”

 



    目前医院从管理层到一线医生,已经达成共识,保证每一位患者充足的就诊时间,确保挂到号的患者享受完整、标准的医疗服务。除此之外,许多国际化和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和设施设备被充分引进。如更加安全有序的“人车分流”设计,清晰明了的现代化的导诊设施,无处不在的志愿者服务,贴心的手机充电站等等。在院内,便于医生会诊协作的“医疗后走廊”诊间,更接地气的药师临床服务的新理念,还有对接国际医疗后勤集团的“后勤全面外包”机制,及提高药品**效率的“延长药品**链”模式等等。这些让医院的医生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让患者体验到舒心的服务。

    培育医院的人文情怀

    文化是一家医院的气质。大楼好建,设备好买,唯独文化的建设不能一蹰而就。浙医四院将对于文化的重视,更多地体现在了细节当中。“现在,医院上门诊的男医生,基本都会打上领带。”陈亚岗说,沟通和礼仪,谈吐和服装虽说是一种外在,但是体现了对患者的尊重。医院提倡微笑服务,陈亚岗强调,真正的微笑要发自内心,内心有服务意识,微笑才会真诚。

    打开浙医四院的官方网站,浙四文化赫然出现在首页的***栏里。医院人文大讲堂开展的如火如荼,因为设计新颖,内容丰富,几乎场场爆满。服务于职工的各项文化活动,让医院的理念内化为员工行为上的自觉。

    最让陈亚岗称道的是医院的志愿者文化。加入浙医四院志愿者队伍的大都是义务当地的农民和商户。陈亚岗坦言,这些人做志愿者来服务患者,不是为了钱,而是在每一次的帮助中获得幸福感,而浙医四院则让这种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奉献精神,飘散在医院、敬老院甚至患者家里。

    源于浙江大学的文化基因,在义乌这块勤耕创业的热土上,凝练出浙医四院“求是、合作、仁爱、卓越”核心价值观。医院将以“以卓越的科研、教育和服务促进大众健康”为使命,坚持全方位关怀服务病患理念,并特别加强文化艺术长廊、志愿者服务以及现代化的后勤支撑保障服务体系建设,致力于打造成为一所人文特色鲜明的高品质医学中心,来服务患者回报社会。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