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浙医二院梁廷波:学科建设的定位、专注与融合

浙医二院梁廷波:学科建设的定位、专注与融合

2015-08-19 15:26 阅读:5848 来源:健康界 责任编辑:李思民
[导读] 梁廷波指出,大学附属医院的学科定位,要放眼全球、立足本土和本单位,进行三个层次的评估。

    学科建设是教学研究型医院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也是医院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浙医二院)副院长梁廷波教授领衔的肝胆胰外科,近年来在发挥专科优势的基础上,借助加速康复外科(ERAS)、多学科协作(MDT)等技术和模式的持续创新,让医院肝胆胰外科的发展驶入快车道,成为业界标杆。

    推动学科不断向前发展,需要有明确的学科定位、合理的人才梯队、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及强大的平台和基地。浙医二院肝胆胰外科在该领域的脱颖而出,与学科建设的诸多环节的科学把控密不可分。日前,健康界以浙医二院肝胆胰外科建设为切入点,与该学科带头人梁廷波教授就学科建设进行了深入访谈。

    “三定位”找准学科发展方向

    肝胆胰外科是普外科中最重要的一个亚专科,涵盖肝脏、胆道、胰腺等多个细分方向,其在综合医院学科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最近几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肝胆胰外科的发展都日新月盛。

    “学科发展速度变快,新技术、新设备更新迭代的速度也随之加快,学科发展的未知也逐渐越多。作为学科带头人,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思考学科的定位和发展。”梁廷波表示,大学附属医院的学科定位,要放眼全球、立足本土和本单位,进行三个层次的评估。

    梁廷波指出,“首先,是对本学科在本单位的评估,这其中包括硬件、软件、历史和现状的科学评价,这是知己。第二,是对国内该学科发展的评估。包括学科在国内的发展水平,顶级医院科室的研究进展等,这是知彼;第三,是对该学科国际发展的情况和趋势的把握。包括,国际同行的研究进展,寻找出国内外研究的异同和差距。经过大致三个层次的评估,才能准确地制定好本医院的学科发展的规划。”

    对于这个学科发展的规划,梁廷波认为,发展规划需要近期、中期和远期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寻找到学科发展的突破口。“像肝胆胰外科内又细分了很多研究方向,不是所有的方向我们都要去争夺第一,也不是一家医院可以包打天下。很多顶级医院都只是在肝脏,或者胆道,或者胰腺等某一个方面术业有专攻。因此,必须要立足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寻找突破口。”

    梁廷波指出,在“三定位”的思路下找准学科发展的主攻方向后,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学科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包括新技术的引进和开展、人才的培养、人才梯队的构建,基础和临床的结合、转化,结合医院发展的战略,与国内外科学家建立联系等,最终融入到国际学科发展的主流中去。

    加速康复外科推向全国


    2014年5月份开始,浙医二院肝胆胰外科推行术后加速康复(Enhance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实施策略,经一年多的运行,效果显著。

    “无论是从学科还是管理的角度,加速康复都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既往的传统外科,在病人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管理方面,有很多地方需要提高。加速康复的理念,不但对患者有好处,对于医院来说还等于再造了一个大医院。”梁廷波说,比如肝胆胰外科手术目前平均住院日已缩短三分之一,以浙医二院的床位来计算,如果全院都推广这样的理念,有望将床位在原来的基础上腾出三分之一,相当于浙医二院的一个滨江院区。增加床位的同时,医护人员也不需要额外增加,真正起到了缓解看病难的作用。

    对于患者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节约医疗费用,比如肝移植手术,可比传统方法节约三分之一,等于节约了十多万元,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从2015年5月开始,浙医二院在全院成立了一个专家委员会,率先在外科推广加速康复的理念。”梁廷波说,这些外科包括胃肠外科、肿瘤外科、结直肠外科、泌尿外科、心脏外科、骨科和胸外科,他们都将根据自己科室的特点,摸索一套符合自身学科特色的加速康复的方法。

    据梁廷波透露,目前他所带领的肝胆胰外科团队,正根据浙医二院加速康复外科的实践,并结合国际的最新经验和进展,编写符合中国实际的加速康复外科的临床指南。这意味着,浙医二院加速康复外科的经验不但要在全院普及,还要向全国推广。

    MDT提升学科内涵

    “肝胆胰外科的MDT,从院内到院外,从省内到省外,也走出了我们自己的特色。”对于肝胆胰外科的多学科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work,MDT),梁廷波向健康界介绍了这支团队的特色。

    肝胆胰外科需要协调的科室众多,包括消化内科、放射科、肿瘤内科、病理科、放疗科、超声科等等。梁廷波表示,刚开始做MDT时阻力很大,因为这样的活动要占据医护人员休息的时间,需要很高的奉献精神。“随着这种合作机制的不懈坚持和深入,学科之间碰撞出的闪光知识,逐渐吸引着全院的员工接受并积极投入到MDT当中”,梁廷波告诉健康界,交流和学习,争议和提高成为医护人员踊跃参与MDT的最大动力。

    现在对于参与MDT的各个科室来说,大家就像同在行政办事大厅一样,联手解决一个患者的问题,更科学、效率更高。“以前都是患者拿着病历找好几个医生,现在是好几个医生围绕着病历来面对一个患者,彻底改变了患者就医模式。”梁廷波说。

    “对于医生来说,MDT可以让医生们在短时间内进行学科之间的知识相互交融。极大地提高了医生的临床诊断水平,碰撞出更多科研的思路。除此之外,MDT也是肝胆胰外科学生培养的最佳课堂。”梁廷波告诉健康界,该科室目前每个礼拜一的晚上,都会有将近五个小时的住院患者的MDT讨论。很多轮转医生、实习生和进修生,甚至其他科室的医生主动来参与,常常将MDT讨论的示教室挤得水泄不通。

    院内的学科交融进入常态化后,梁廷波的肝胆胰外科团队还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就肝胆胰多学科诊治项目签署合作协议,联合进行肝胆胰疾病诊治和研究,这无疑将大大提升浙医二院该学科的发展水平。除了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外,梁廷波还透露,医院还与科罗拉多大学、UCLA、美国City of Hope等肝胆胰外科实力顶尖的医疗机构合作,建立长久稳固的合作关系,不断提升浙医二院肝胆胰外科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梁廷波表示,学科的持续发展,需要注重团队建设,包括学风建设、知识体系建设、文化建设、人文建设等方面,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培养他们的责任心,传递正能量。让整个团队围绕着学科的发展开拓创新,这是一个学科带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