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85后副院长的科研路——专访吴松教授

85后副院长的科研路——专访吴松教授

2015-08-19 10:53 阅读:2560 来源:生物谷 作者:孙福庆 责任编辑:云霄飘逸
[导读] 吴松,85后,深圳最年轻的副院长。2015年获科学中国人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吴松院长主要从事泌尿系统肿瘤基因组临床研究。在今年3月份被应聘为罗湖区人民医院副院长,也是深圳众循精准医学研究院院长。

  吴松,85后,深圳最年轻的副院长。2015年获科学中国人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吴松院长主要从事泌尿系统肿瘤基因组临床研究。在今年3月份被应聘为罗湖区人民医院副院长,也是深圳众循精准医学研究院院长。近期吴院长将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会议,借此机会生物谷对吴松院长进行了专访,谈一谈他是怎样看待这一切的。

  生物谷:作为一个如此年轻的副院长,您是如何看待这个职位和岗位的?对于使命与外界的期待您的规划是什么?

  吴松:我个人将罗湖医院副院长及深圳精准医学研究院院长视为是一个事业平台,一个让我们年轻团队实现梦想的平台,而不只是字面理解的行政官员。我能来到罗湖这个平台,非常感谢老师和领导以及医院的同事的支持。最近网络有一些报道,在我看来这是时代对年轻人的包容和鼓励,也是对年轻人的期待。对于这种期待,我一直在鼓励自己和我的团队,当前最缺乏的是原创、创新和自主掌握的核心技术,所以我也会坚持在导师的带领下,继续把研究做的更加深入,争取在膀胱癌尿液诊断上有进步,这也是我作为一个年轻的临床医生最大的梦想。

  生物谷:身为深圳众循精准医学研究院院长,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团队在精准医疗研究领域的发展规划?谈谈对精准医学理解?

  吴松:罗湖医院的精准医学研究院,是一个由**审批,拥有精准医学门诊、病房、精准医学研究院、精准医学健康产业创客孵化器四位一体的产学研中心。目前国内外对精准医学有着完全不同两面观点:一方面持积极的看法,他们认为精准将会成为未来的医学模式。另一批人持有相对稳重的观点。其实我更加喜欢冷静和稳重看待精准医学。目前离理想化的精准医学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最近在《Science》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介绍基因组检测不能对癌症作出解释,这也是我们在做基因组学中一个实际发现。然而我想把精准医学作为对临床医学一个远大目标,开辟一个崭新的领域,让精准医学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而是大家都在努力拿出具体措施来实现他的价值,而不是简单否定和肯定那将会更加有利于这个领域发展。我们通过开通精准医学门诊来承担部分任务,通过门诊将科研与临床紧紧结合,实现门诊、病房、研究院、创客空间的四位一体,为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多科协作会诊、前沿科学咨询、基因检测咨询、个体化检测、个体化服务等。研究院是我们的技术后盾,而创客空间为我们能否产业化提供一个出口,临床结合放疗、化疗、手术等手段进行肿瘤治疗,同时实现对肿瘤的多科协作会诊和综合治疗,这样我想在某种意义上也在慢慢靠近精准医学就可以了。

  生物谷:在您的科研和临床治疗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对泌尿科疾病具有哪些特殊意义?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发挥发挥哪些作用?

  吴松:众所周知,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对病人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肿瘤而言,生物标志物有助于对其进行早期诊断、治疗效果的评价与预后判断。我们的目标同精准医学概念一样,希望能够真正实现做到早期诊断。但是做到精准诊断非常难,需要做的工作也很多。对于泌尿系统而言,我感兴趣的方向在无创尿液,例如我们团队发了现膀胱癌最高突变频率基因TERT,并且基于前面发现的标志物,设计复合靶标标志物体系产品,目标是实现最直接快速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在泌尿科疾病同样具有研究意义。但是单独一个基因或一个蛋白能否完全能实现精准诊断呢?肯定是不能的。我想最后尿液诊断是个体系,是一个数学模型,把发现类似的TERT、DNA甲基化、具有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蛋白质或代谢的改变、mRNA的改变等作为一个诊断模型,才有可能实现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尿液早期诊断。例如PreGen-Plus?大肠癌基因突变的粪便筛查产品已经美国FDA批准, 这个产品更注重是一个体系的诊断。

  生物谷: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依赖于多组学技术的发展,请结合您的研究工作谈一下目前肿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发展对精准医疗的意义?

  吴松:我还不敢贸然在这里谈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当然目前依赖于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和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同时随着测序成本的大幅下降以及数据分析能力的大幅提高,个人基因组的测序将普遍用于常规诊疗,由此带来的生物标志物的进展是巨大的。但这个里面多少是真正有意义的生物标志物,我们需要强大的功能实验、前瞻性队列研究实验、大规模人群筛查结果来证实。从筛选、功能验证到大规模临床筛查,最后确证走向临床产品,这个是精准医学伟大目标,我相信这条路是能走通,但是需要耐心、时间和沉淀认可。以我看来,精准医学给生物标志物研究提供高要求和目标。

  据悉,吴松院长将参加9月17日于上海举办的2015生物标志物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主要会从三个方面展开讨论:1,研究讨论生物标志物发现和分子诊断的最新方法,包括组学研究、测序技术,靶点验证、检测的发展现状;2,基于生物标志物的早期诊断和治疗;3,肿瘤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与临床研究。而在此次会议上吴松院长将围绕“众循精准医学”的话题带来哪些精彩的内容,我们拭目以待。生物谷将持续为您关注。(生物谷Bioon.com)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