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余宏杰:埃博拉病毒全球传播风险和应对措施

余宏杰:埃博拉病毒全球传播风险和应对措施

2015-01-19 10:41 阅读:1103 来源:医学论坛网 作者:老* 责任编辑:老者
[导读] 上一期的《柳叶刀》杂志刊登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处长余宏杰(Hongjie Yu )的评论文章,探讨了埃博拉病毒全球传播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上一期的《柳叶刀》杂志刊登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处长余宏杰(Hongjie Yu )的评论文章,探讨了埃博拉病毒全球传播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本次西非的埃博拉暴发规模非常惊人,近几个月来已经报告了数千例这种病毒造成的感染和死亡。照目前的情况看,西非地区的埃博拉感染情况暂时还不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这场严重疫情已经严重破坏了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的医疗卫生系统,重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目前大多数埃博拉感染还发生在西非,非洲以外只有美国、西班牙等地出现了几个病例。

    此前Bogoch等人曾发文指出,在控制埃博拉传播时出境筛查比入境筛查要有效得多。余宏杰认为西非国家实施入境筛查需要国际上的支持,因为这些国家的卫生系统已经受到了重创,而且还有许多方面需要优先投入资源,比如诊治疾病、隔离感染者和追踪接触者等等。此外,由于这种疾病的潜伏期比较长(平均8-10天),出境筛查的效果可能也不会那么理想。值得注意的是,各国应当始终保持足够的警惕性,这样才能及时检测到入境的埃博拉感染者。

    现在最紧迫的事应该是,深入了解现有埃博拉疗法的有效性,包括恢复期患者血清。从中长期来看,我们希望新疫苗和药物能够赶紧进入临床试验。WHO很好的总结了这次埃博拉疫情的传播动态和流行病学特征,不过我们对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埃博拉感染还缺乏了解。如果温和型的埃博拉感染的确存在而且具有传染性,那么西非以外地区的疾病控制就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不过,这种情况可能性还比较低。

    我们现在还亟需重新评估控制埃博拉感染的适当程序,以及病毒通过微小气溶胶颗粒传播的潜力。西非的医护人员感染埃博拉,主要是因为保护性设施和装备不足,或者管理措施不当。然而美国和西班牙的医护人员感染,让人担心目前的方案可能不足以完全保护医护人员,尤其是在医疗机构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