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东部肿瘤协作组织(ECOG)的E5103研究是首个关于毒性反应的研究。这项Ⅲ期随机试验比较了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和紫杉醇添加/不添加贝伐单抗时用于HER2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效果。
贝伐单抗可以延长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但不能改善其总生存(OS)。 E5103研究在HER2阴性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中添加贝伐单抗以评估贝伐单抗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作用。
研究方法
按照1:2:2将患者随机分配到三个治疗组中。除了多柔比星和环磷酰胺以及每周使用紫杉醇,患者或接受安慰剂(A组-AC>T),或在化疗期间接受贝伐单抗(B组-BvAC>BVT),或先在化疗期间接受贝伐单抗治疗之后再接受贝伐单抗单药治疗10个周期(C组-BvAC>BVT>BV)。随机化分层并且根据AC时间表调整贝伐单抗剂量。C组患者使用贝伐单抗治疗的同时接受放疗和激素治疗。主要终点是侵袭性无病生存期(IDFS),要求整个A组到C组有426例IDFS事件,用单边2.5%(双边5%)的分层对数秩检验检测0.75的风险比(HR)。
研究结果
4994例患者入组。患者年龄中位数52岁;64%的患者ER+,27%的患者LN-; 80%的患者接受ddAC.化疗相关不良事件(AE)包括骨髓抑制(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7/20/21%)和神经病变(大于3级的神经病变发生率分别为8/8/9%)在三组中相似。大于3级的高血压/血栓/蛋白尿/出血事件在三组报道的比率分别是8/3/<1%,在所有贝伐单抗治疗过的患者中也是<1%.15个月时临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累计发生率为1.0/1.9/3.0%.紧急揭盲事件不常见,在三组的发生率相似(分别为3/4/4%)。B组有大约24%的患者,C组有大约55%的患者在试验计划完成前中止贝伐单抗治疗,但这比预期的要少。中位随访时间为47.5个月,在A组到C组共有430例IDFS事件,三组5年的IDFS(95%CI)分别为为77%(70.9%-81.2%)、76%(71.5%-79.8%)、80%(77% -82.5%)。
结论
在蒽环类药物和紫杉醇的辅助治疗中添加贝伐单抗并不能改善高危的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IDFS或者OS.应用贝伐单抗确实增加了不良事件,但是没有发生意料之外的不良事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贝伐单抗的早期停药事件发生率高,较长时间应用贝伐单抗治疗不太可行。
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别占比19.59%和24.87...[详细]
在我国,肺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约为46.08/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