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医患矛盾怎样打破“马太效应”的怪圈?

医患矛盾怎样打破“马太效应”的怪圈?

2013-12-19 14:28 阅读:2038 来源:医纬达 作者:孙福庆 责任编辑:云霄飘逸
[导读] 近年来,患者或患者家属暴力袭医的事件频发,对此,**加强了医院安保防范措施。暴力袭医可怕,但是落入这一现象的怪圈则更可怕:越提升安保级别,医患之间的对立感越强,越容易引发更暴力的冲突。如何打破“马太效应”的怪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更多

   

    近年来,患者或患者家属暴力袭医的事件频发,对此,**加强了医院安保防范措施。暴力袭医可怕,但是落入这一现象的怪圈则更可怕:越提升安保级别,医患之间的对立感越强,越容易引发更暴力的冲突。如何打破“马太效应”的怪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更多的思考。

    任何基于医疗**的原因而伤害医护人员的做法,都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这些事件同医闹演变历程综合起来看,至少可以看出以下恶化趋向:

    第一,医疗**从患者与相关医护人员之间的“口舌之争”求说法,转化为患者及家属或乡亲故里“抱团”与相关医院对抗;第二,从对抗的手法上看,从单纯以在医院摆放死者遗体等手法阻碍正常行医的“非暴力抗争”,转化为直接对行医人员施加暴力人身威胁的“暴力**”;第三,在“暴力**”案不断上升之际,正常的医疗****仍存在**渠道不畅、**时间与费用成本过高、裁判机构公信力不足等问题。

    在这样的趋势之下,医院以及**相关部门着力提升了对医护人员的安全措施,可能无法扭转行医人员陷入“马太效应”的怪圈:越提升安保级别,医患之间的对立感越强,越容易引发更暴力的冲突。患者在攻击医护人员之时,有着“突然性”、“应激性”、“失控性”等特点,再贴身的安保措施恐怕也难防住这类袭击案的突发。出于安全的考虑,不少高素质的行医人员可能会选择离开一线临床工作,进而一线行医人员素质下降,这又为继续恶化医患关系埋下了伏笔。

    如何打破“马太效应”的怪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需要从多维度进行思考。

    第一,提高医生的地位,提高医生的待遇,使全社会重新恢复对医生的尊重。

    第二,应在我国现有的诉讼法中,尽量拆除不利于医疗****的制度阻碍。可采用“谁败诉,谁承担诉讼费用”这类游戏规则,以减轻**成本过高的负担。目前多数医疗**,涉及金额并不大,但若诉之**,则**成本过高,判决虽胜尤败;而求之于医院,往往遭遇爱理不理,最后容易激变为非理性**。可以这么说,相当一部分人走上暴力**之路,往往是正常**途径受阻的结果。

    第三,为吸引和鼓励**双方寻求调解、仲裁或诉讼之道,应强化调解、仲裁、司法等机构的公信力。公信力来源于公正性,只要这种公正性为人们所接受,任何有理性的人们都会选择一种讲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就能打破“马太效应”的怪圈,使医生获得患者心灵上的救护,从而在根本上获得信任与安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