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症(IBS)的中医治疗五法 内容预览:
肠易激综合症(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属中医“泄泻”、“腹痛”、“便秘”“腹胀”等范畴。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的腹痛,伴随排便次数与性状的异常,但形态和生化学正常。该病发病率高,美国人群患病率为20% ,北京市人群患病率按Manning标准和罗马标准分别为7.26% 和0.82% .。其发病原因尚未明了,目前研究已从肠道平滑肌障碍学说,逐渐发展到内脏痛觉过敏学说,然后发展到脑一肠轴学说。
目前认为本病为一组多因素引起的异质性疾病。与精神心理因素、肠道动力因素、肠道感染、食物不耐受及神经内分泌因素有关 ·。现代医学迄今尚缺乏疗效肯定的药物,多予以对症治疗,主要以钙离子拮抗剂(如得舒特)、抗胆碱能药物(如颠茄酊)、胃肠动力药(如西**利)、以及配合抗抑郁药物(如百忧解)等药物治疗,但临床效果不尽如人意。祖国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通过辨证论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诊治有独特的见解,亦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就其病因病机、临床分型及中医治疗加以探析。
病因病机:根据肠易激综合症(IBS)的临床表现,可以归于祖国医学的“泄泻”、“腹痛”、“便秘”“腹胀”等范畴。其发病主要与肝、脾、胃、肾有关,并与湿、瘀等有关。
肝失疏泄:情志失调、忧郁恼怒、精神紧张可致肝失疏泄,横逆克犯脾土,肝脾失和,脾气不升则腹胀、腹泻,若腑气通降不利则腹痛,肠腑传导失司则便秘。故《血证论》日:“性主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泻中满之证在所难免。”
脾胃气虚: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络属于脾胃,脾和胃相表里。长期饮食失调、劳损内伤、久病缠绵可致脾胃受损,正如《素问·调经论》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若脾气虚弱,水谷运化失司,清气不升,则气滞、湿阻、痰结、食积等相因为患而发病。现代医学研究认为IBS患者常有血粘度增高、血液流变学异常,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和微循环障碍等相吻合。
肾阳不足:肾为一身之阴阳根本,为水火之脏,命门所附,主司二便。命门火衰则不能温化脾阳,致脾失温煦,运化失司,湿从内生。肾为胃之关,若肾阳不足,关闭不利,则引起大便稀溏。故《景岳全书·泄泻》云:“肾为胃之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
湿阻中焦:脾虚Et久,或外邪侵入,损伤脾胃,亦可致运化失常,水谷不化精微,湿浊内生,混杂而下,发生泄泻,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湿胜则濡泻”。此外,湿邪Et久化热,湿热中阻而见腹胀、腹痛、大便异常等症状。湿阻中焦者又可以分为寒湿型和湿热型两种。湿滞中焦,Et久又可阻滞气机,致气机不利而见腹胀不适等症。
瘀血阻络:肝郁Et久,失于疏泄,气机不利,则血行受阻,导致气滞血瘀;若素体阳虚,阳气不足,无力推动血行,血脉不畅而成瘀;湿邪Et久,阻滞气机,也可致血行不畅而留瘀;总之,久病人络,瘀阻络伤,筋脉不通,则加重气滞,肠道传导失司,亦可发生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肝脾不调型:主症:腹胀、腹痛反复发作,腹泻,泻后痛减,或便秘,或者两者交替进行,伴胸胁胀满,口苦,心烦,舌红苔薄,脉弦。方药:治疗以疏肝理脾为主,多以柴胡、枳实或枳壳、白芍药、甘草、炒白术、陈皮、防风等药物为基础,即以四逆散、痛泻要方为主加减,也可用消遥散加减。腹胀加木香、佛手、香附,腹痛加川楝子、玄胡,便秘加槟榔、制军等。胁胀甚者加香附;便溏者加用苡仁、白扁豆、党参;心悸失眠加柏子仁、夜交藤。本型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应用以上药物常取得较好的疗效。
一项大规模研究发现,对**高风险人群采取谈话疗法,可明显降低他们的**率。...[详细]
The goal of this Guideline project wa...[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