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1987年调查全国29个省市579万余人,发现我国脑血管病患病率高达245.58/100000,死亡率77.15/100000.近年其发病率仍在上升,且好发于中老年人,是威胁人类生命和致残的重要***之一。
20世纪50年代以后,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发病率及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一些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血管病,脑血管病(主要为脑卒中),恶性肿瘤在人类死亡原因序列中明显前移,成为三大主要死亡原因。根据VHO脑血管病协作研究组对57个国家的统计资料,脑血管病列在前三位死亡的有40个;因此病致死的占57个国家中总死亡数的11.3%间。1962年以前脑血管病在日本占死因第一位,1982年以后占第二位;在美国,加拿大,古巴和巴巴多斯等国占第三位;以我国城市人口计,在1975——1982年占死因第一位,1983年后占死因第二位,全国由此病致死的占城市死亡总数的2%左右,占农村死亡总数的16%左右。由于脑卒中对老年人更是重要的死亡或致残原因,在世界与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速的情况下,脑卒中的危害性亦必然日益突出,因此,脑卒中的防止已成为卫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特别是神经科学界的重视。
2013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科学年会发布的一项小型研究发现,由卒中幸存者思想所控制的“虚拟现实手”能帮助其恢复使用手臂。
研究者明尼苏达大学Alexander Doud介绍,采用脑-计算机接口可为存在身体障碍无法移动的患者创建一种练习有助于恢复手臂应用的心理意象环境。这种技术能确定患者能否以更好的方式激活大脑中相关区域以促进其恢复。康复过程中,通常治疗师会按所需方向移动患者手臂并同时让患者想象是他们自己在运动,逐渐让患者控制其双手。
研究者在6例伴手臂运动受损的卒中幸存者中测试了该虚拟系统的疗效,采用3D眼镜让患者观察**产生正在移动自己手臂的错觉。患者应用虚拟手接触水或茶杯时其准确性高达81%,且仅在应用3次为期2小时的训练后即可改善其技能。这种系统能用于练习多种所需的运动(如拿牙刷或打开罐子等),更具特异性后将提高患者积极性。
研究提示:
这种系统能鼓励患者练习卒中所损伤的大脑相关区域,有望成为一种患者能负担得起的康复工具,可与其他常用卒中康复治疗联用。但鉴于该研究样本量较小,其结果亟需在更多样化卒中人群中验证。
让我们首先从抗血小板疗法来进行讨论。毫无疑问的是,阿司匹林对于卒中的二级预...[详细]
研究者正在尝试使用一种有力的影像学检查工具,对难以寻觅的癫痫病灶进行定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