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药资讯 > 日称线粒体母系遗传或源于细胞“自噬”

日称线粒体母系遗传或源于细胞“自噬”

2011-10-19 08:55 阅读:1194 来源:新华网 作者:q****e 责任编辑:qionghe
[导读] 线粒体是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生物细胞中的细胞器,其基因只能母系遗传而与细胞的基因组不同。日本研究人员发现,线粒体的这种母系遗传或许源于自噬作用,父系的线粒体在受精卵中就被消化掉了。 线粒体主要负责给细胞**能量。科学家早已认识到,只有母系线粒体

    线粒体是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生物细胞中的细胞器,其基因只能母系遗传而与细胞的基因组不同。日本研究人员发现,线粒体的这种母系遗传或许源于“自噬”作用,父系的线粒体在受精卵中就被消化掉了。

    线粒体主要负责给细胞供应能量。科学家早已认识到,只有母系线粒体的基因才能遗传给后代。根据这一原理,现代人类的共同母系祖先可以追溯到十多万年前的某个非洲女性,即“线粒体夏娃”。

    为了探明线粒体如何遗传,日本群马大学教授佐藤健等研究人员利用体长1毫米左右的秀丽隐杆线虫进行实验。他们将线虫精子内的父系线粒体着色,然后观察受精卵的情况。结果发现,来自精子的线粒体在受精后不久就被特殊的膜包裹起来,由于酶的作用而不断分解并最终消失,只有卵子的线粒体保留下来。

    这种现象被称为“自噬”,也就是吃掉自身的一部分。这在细胞处于饥饿状态时也会发生,细胞会分解自身的一部分作为营养源。为什么父系的线粒体会被消化?目前研究人员尚未清楚。佐藤健推测说,这也许是由于携带父系线粒体的精子运动量很多,受精的时候已经很疲劳了,它的基因不宜遗传给下一代。

    相关研究报告已发表在本周的美国《科学》杂志网络版上。这一成果被认为有望应用于帕金森氏病和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治疗,据认为自噬作用出现异常是这两种疾病的致病原因之一。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