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药资讯 > 除鱼精蛋白外,医院又见多种基础药紧缺

除鱼精蛋白外,医院又见多种基础药紧缺

2011-09-19 15:03 阅读:1261 来源:新快报 作者:q****e 责任编辑:qionghe
[导读] 广东医药采购酝酿实施独家入围,紧缺或成常态。 鱼精蛋白紧缺追踪 不仅是鱼精蛋白,近日,记者从广州多家医院了解到,其他几种基础药物也存在采购难的问题。而广东正酝酿落实的、国家相关政策所计划的基础药物采购独家入围政策,更让专业人士担忧,它或将使

    广东医药采购酝酿实施“独家入围”,紧缺或成常态。

    “鱼精蛋白紧缺”追踪


    不仅是“鱼精蛋白”,近日,记者从广州多家医院了解到,其他几种基础药物也存在采购难的问题。而广东正酝酿落实的、国家相关政策所计划的基础药物采购独家入围政策,更让专业人士担忧,它或将使未来基础药物紧缺成为常态。

    医院低价常用药多个紧缺

    除“鱼精蛋白”外,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心得安片、治疗急性心衰的西地兰针、疮疖等深部皮肤感染必用的“特效药”鱼石脂软膏、调理妇科雌性激素 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以及治疗敏感性细菌感染的利福平眼水等基础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紧缺或断货现象。这是新快报记者日前从多家医院走访了解到的。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品采购部林小姐告诉记者,医院陆续存在普药供货不稳定的情况,有些品种在采购过程中,常被厂家告知原料缺乏、厂家暂时不生产,有时候会面临暂时断货的情况。 “心得安”就是目前该院刚刚断货的药物。

    “该药在临床上很常见,近期找不到厂家供货。”林小姐透露,出现采购困难的药物,通常售价都不高,如心得安一瓶才卖2.07元,每瓶有100片,够病人服用3个月。

    广医一院药学部主任魏理在为记者翻阅采购系统时也发现,有药品他们已经缺了快一年时间。在医院的采购系统上,多个商家同时显示“无货供应”。“这些药物 中多数都是医保用药,而且很便宜。西地兰针才3.6元/支;而鱼石脂软膏也只需1.7元。因长时间段货,有需要用药的患者,医院就只能用其他药品代替治 疗,或采取其他治疗方法,但这些性价比均不如廉价老药,患者起码多花20元以上才能解决问题。”

    双向选择让采购平台很无奈

    据悉,目前广东实施药品集中采购政策,为满足医院临床对罕见病和急救用药的需求,专门制定了不竞价不议价目录,即广东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的医药采购平台 这个绿色通道。对这类基础药,政策门槛很低,只要符合要求,不需参加竞价议价,也不会被淘汰,医院零售价也直接按不高于**定价来执行。而全国告急的鱼精 蛋白,也在这个目录品种中。

    多家医院表示,他们首先都会通过这个平台采购基础药,却时有缺货情况发生,例如西地兰针。有时招标平台明明有这类药物,但也一直缺货,不知为何?

    对此,广医一院药学部主任魏理透露,廉价老药进入医院采购目录前,要通过国家招标。目前国家的招标制度是,性价比好、安全的药物,价格越低中标机会越高。无形中,导致厂家为了中标,纷纷压低价格。价格低了供药的主动性也因此低了。

    而广东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哲也无奈表示,尽管目前采购中心的阳光采购平台一共吸引了1700多家药厂参与,“但这是个双向选择的结果,药厂可以入了平台也不供药,有时还要我们去动员。”杨哲透露,这与药企利益有关。

    “比如一支青霉素才2元钱,在阳光采购平台只是单纯的合作青霉素这种廉价药,与其这样,药企更愿意与医院直接接洽,附带其他价高药品的合作。”杨哲告诉记者。而另一在平台目录中的基础药物抗蛇毒血清,也是常年缺货。

    针对医院提到的部分缺货基础药物,杨哲特意查询了采购平台,发现心得安、鱼石脂软膏等药品均有多家药厂同时入围,而苯甲酸雌二醇和西地兰针则显示“独家入围”。“当一些急用药紧缺时,医院实在需要,只能自寻药物,然后在采购平台上备案再使用。”杨哲如是说。

    “绿色通道”酝酿“独家入围”

    针对近几年来,基础药物陆续出现采购紧缺的现状,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已酝酿对策,今年广东就将逐步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所计划的基础药物采购独家入围的政 策。 该政策的实施将可能对基础药物实现一家生产、供货的制度,实现医疗生产资源的有效利用。但杨哲却同时担心,未来基础药物缺货或成常态。

    “长期而又低产量运作一种药物的生产线,成本非常高昂,而施行‘独家入围’政策, 则可能改变这种局面。可一旦这家企业出现问题,需要其他停产的药企再启动生产就会很困难。”杨哲表示。

    相关报道

    即使采购价高10倍也得原价给患者


    全国“鱼精蛋白”紧缺,催生市场炒家,最高价炒至十倍!面对这疯狂的价格,病患者难道只能挨宰?记者日前从广东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了解到,目前广东各大医院暂无出现高价采购鱼精蛋白的情况。

    该中心副主任杨哲告诉记者,目前全省药品采购均通过采购平台实现采购和调配,“何况目前广州医院仍有库存,如有医院紧缺,也会通过平台去调配。” 他还说,假如医院真购置了价高十倍的药品,也必须依照国家已制定的药物价格出售给患者,不得虚抬价格。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