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3岁,汉族,农民,因畏寒、发热伴咳嗽2天入院。2天前患者因畏寒、发热伴干咳来我院就诊,门诊拟“上呼吸道感染?”收住院。入院时查体:T38.5°C,脉搏92次/分,呼吸24次/分,咽喉部充血,扁桃体稍红,无肿大,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腹未见明显异常。脊柱、四肢及各关节无异常改变。入院胸部X线片示:右下肺纹理稍增多;血常规:白细胞12.1x109/L,中性粒细胞75%。当天拟诊“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头孢曲松3.0,静滴治疗。入院后一直发热,波动于38-39.2度,干咳。第3天,患者诉骶尾部疼痛。
查体:骶尾部皮肤可见一大片水肿性红斑,约8cmx5cm大小,边缘清楚,略呈环状,触之较硬,在大片皮疹外侧有一花生米大小的红色斑块,外观呈假水疱样。复查血常规:WBC:11.8x109/L,中性81.5%。查血沉25mm/h,皮损组织送外院病理检查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的图象。根据症状,皮疹特点,结合实验室及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为Sweet综合征,改用**,头孢西丁治疗后皮疹渐消退,体温正常后出院。
讨论:Sweet 综合征(SS) 又名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1964 年由Sweet 医生首次报告,以后本病就称为“Sweet综合征”。多见于中年以上女性,夏秋季易发病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热,皮损境界清楚,主要对称分布于面、颈部、四肢隆起性触痛性的红色斑块或结节,末梢血中性白细胞增多,组织学上真皮有密集的嗜中性白细胞浸润。由于其病因及发病机理仍不清楚,加之认识不足,在基层常常被误诊。在基层临床上碰到有发热疾病的患者时,查体方面应注意观察有无皮肤异常改变,结合病史诊断,以免造成误诊。
本病在治疗上,糖皮质激素、雷公藤制剂均有效,易治愈,但可复发,对复发患者除用上述疗法外,应注意清除感染灶,忌滥用药物,并排除肿瘤的潜在危险性。本病应注意与多形性红斑、持久隆起红斑、变应性血管炎、丹毒等疾病相鉴别。
原文地址:
http://www.iiyi.com/bbs/reply-1870060-9193401-2.html#pid9193401
摘自爱爱医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