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的Christian de Virgilio博士及其同事报告,心肌梗死患者如果等待2个月之后再接受非心脏择期手术,术后死亡或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将大幅降低。该研究发表在《外科学年鉴》杂志4月2日在线版上。
研究者从加州医院数据库中纳入近563,842例接受非心脏择期手术(包括髋关节置换、胆囊切除、结肠切除、择期腹主动脉瘤修复,以及下肢截肢)的患者,平均年龄69岁。3%的患者在术前1年内发生了心肌梗死。
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心肌梗死患者的手术时间推迟,术后心肌梗死发生率和术后30天死亡率均显著下降,见下表。
表 手术时间推迟与术后心肌梗死和死亡风险的关联
心肌梗死与手术间隔时间 术后心肌梗死发生率 术后30天死亡率 0~30天 32.8% 14.2% 31~60天 18.7% 11.5% 61~90天 8.4% 10.5% 91~180天 5.9% 9.9% 研究者还发现,同样是术前1个月内曾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如果是第1次接受这类手术,术后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率(RR)为9.98,如果是第5次手术,则风险率增至44.59;第1~5次手术者的术后30天死亡和术后1年死亡的风险率分别为1.83~3.84和1.56~3.14。
研究者认为,上述结果显示,心肌梗死对于需要接受手术的患者而言是一个强危险因素,其强度超出了人们既往的认识。但同时也强调,不能仅仅考虑心肌梗死带来的风险,还应考虑推迟手术的潜在风险,应当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