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药资讯 > 血管交感神经功能失调是血汗症重要病因

血管交感神经功能失调是血汗症重要病因

2011-03-18 09:22 阅读:1749 来源:健康报 作者:水**南 责任编辑:水北天南
[导读] 血汗症患儿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血管舒缩与渗透性异常,血管交感神经功能失调是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调节交感神经功能将有助于治疗

  江苏省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王兆钺教授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血汗症的渗出液是血液与汗样液体,β-受体阻滞剂可成为该病新的有效治疗方法。该院运用此方法治疗的一位血汗症患者,随访一年至今未再发病,并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与学习。相关论文最近在《中华血液学杂志》与美国的《临床皮肤科杂志》上正式发表。

  据介绍,一年前,一名13岁的女孩自发性出血,可见于舌部、额头、手掌、脚背、上肢、大腿内侧及指甲缝,颜色鲜红,每天发生2次~6次,最多一天达10次以上,持续数分钟后自行停止,不留任何破损或痕迹。而且该患儿血汗只发生在白天,在室内温度较高或紧张时易诱发,睡眠时从未出现过。苏大附一院血液科王兆钺接诊后,确诊其为血汗症。血汗症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疾病,全世界至今仅有80例,往往发生在极度紧张与恐惧状态下,但病因不清,也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检查发现,该女孩的止血功能和汗腺结构正常,汗腺内也无任何血液残余,其血汗不是血液与汗液的混合,而是与汗液样的组织液混合。王兆钺认为,患儿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血管舒缩与渗透性异常,血管交感神经功能失调是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调节交感神经功能将有助于治疗。在运用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治疗2天后,患儿的血汗症状即明显减少,并在数日内完全消失,后又经一年随访未再发作。

相关文章推荐:

女孩患罕见“血汗症”,身体各部位自发出血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