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引流意味着乳腺癌更易扩散,通常腋窝淋巴结会接受手术治疗或放疗,但当前对内乳和锁骨上内侧(IM-MS)淋巴结治疗效果及毒性作用还存在争议。
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Ⅲ期研究22922/10925的10年随访结果(摘要号:BA 2)显示,与对照组(n=2002)相比,Ⅰ-Ⅲ期乳腺癌患者在术后接受IM-MS淋巴结放疗(n=2002)后,OS(82.3%对80.7%,P=0.0556;校正分层因素后,P=0.0496)、无疾病生存(DFS,72.1%对69.1%,P=0.044)及无转移生存(MFS,78.0%对75.0%,P=0.02)均改善,并且致死性并发症以及非乳腺癌相关死亡率均未增加。研究者称,获益最多的是低危且无淋巴结受累的患者,或者是那些接受激素治疗和化疗的患者。
意大利奥雷基亚(Orecchia)教授点评 此问题非常具有争议,当前对于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考虑进行IM 淋巴结放疗还没有普遍共识。而且研究结果也不一致,有的数据显示,术后进行IM淋巴结放疗并未表现生存差异。
这项大型、长期随访研究纳入4000多名患者,中位随访10年,术后接受IM-MS 淋巴结放疗使OS提高1.6%、DFS提高3.0%、MFS提高3.0%,并且患者在OS方面的获益独立于受累淋巴结的数量,另外,毒性作用并不增加,且乳腺癌死亡减少(259对310)。此结果提示,更彻底的区域治疗意味着较少转移且患者OS转归更好。
该研究还显示,肿瘤负荷较低和(或)接受激素治疗和化疗的患者获益最大,说明以多学科合作策略为指导、联合有效的全身治疗,益处会更大。
将来,需要提高我们筛选患者的能力,识别出获益最大的患者。
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别占比19.59%和24.87...[详细]
在我国,肺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约为46.08/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