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肾内科医学进展 > 慢性肾脏病:生活型态介入方式有用

慢性肾脏病:生活型态介入方式有用

2013-09-18 09:42 阅读:1078 来源:睿医 作者:潘*丹 责任编辑:潘晓丹
[导读] 根据在线发表于8月22日美国肾脏学会临床期刊的一篇随机试验结果,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运动训练和生活型态介入,与心肺适能(CRF)、身体组成及舒张功能较佳有关。

  根据在线发表于8月22日美国肾脏学会临床期刊的一篇随机试验结果,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运动训练和生活型态介入,与心肺适能(CRF)、身体组成及舒张功能较佳有关。

  共同作者、澳洲布里斯本昆士兰大学Princess Alexandra医院的Nicole Isbel医师在新闻稿中表示,我们希望看到病患体适能变好且减重,并学习可以帮助他们维持此项改变的技能。

  我们证明,即使患者有一些其他的健康问题,仍可以安全地这样做,其中部分原因是由于具专业知识的跨科别团队,频繁地调整糖尿病和血压药物。

  在2008年2月至2010年3月间,第3-4期CKD的90个病患进行了运动压力心电图,通过这项筛检的83人被指派进行12个月的标准照护(控制组)或生活型态介入;介入方式包括由肾脏专家、专科护理师、运动生理学家、营养师、糖尿病护士、心理学家等组成的跨科别CKD门诊照护,另外也包括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和耐力训练,以及团体行为和生活型态调整课程。

  分析的结果包括从开始到12个月时的CRF改变,测量涵盖最大摄氧量、左心室功能、动脉僵硬度、以及人体测量和生化检查。

  完成追踪的72名病患中,生活型态介入组有36人、控制组有36人,与开始时无差异;筛检时,随机筛选的10%病患有亚临床型心肌缺血,但他们安全地完成了这项研究。

  仅有45%的研究对象(生活型态介入组的41%、控制组的47%)在开始时达到依年龄预测的运动能量;介入12个月后,接受生活型态介入者之最大有氧能量显著增加达11%,而接受一般照护者则是降低1%;介入组的最大摄氧量增加(2.8 ± 0.7 mL/kg/分钟),但控制组则是降低(-0.3 ±.9 mL/kg/分钟;P = .004);介入组有小幅但显著的体重减轻(-1.8 ± 4.2公斤vs 0.7 ± 3.7公斤;P = .02),但血压和脂质程度没改变。

  介入组的收缩功能保持良好且稳定,舒张功能改善,而控制组则是恶化(increased e′ of 0.75 ± 1.16 cm/second vs -0.47 ± 1.0 cm/second;P = .001);介入组之动脉弹性改变(0.11 ± 0.76 mm Hg/mL)和控制组(0.76 ± 0.96 mm Hg/mL;P = .01)相比则是不明显。

  研究作者们写道,最大摄氧量之改变和分配的组别有关,且改善了身体组成。

  CKD病患进行运动训练和生活型态介入,改善了CRF、身体组成和舒张功能。

  作者们写道,研究限制包括,无法区别生活型态介入组的个别组成;不过,不同的组成部分是可以互补的,且对于促成成功的生活型态改变都是不可或缺的;其他研究限制包括,缺少有关个别参与者之药物剂量改变或运动量的资料,以及使用非侵犯技术测量心室-动脉互动。

  第一作者、同样来自昆士兰大学Princess Alexandra医院的Erin Howden博士在新闻稿的结论中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认为,藉由纳入结构化的运动训练以及适当的团队支持,可改善体适能,对于有多种健康问题的患者也是可以达成的;改善体适能不只可以改善健康结果,还有助于每日生活中的事务。

  她结论指出,需要更大型与追踪更久的研究,以确认将这类计划纳入到标准照护时是否可以降低CKD病患因心脏病猝逝的风险。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