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改动态 > 医院内部制药严重倒挂 自制小药逐渐消失

医院内部制药严重倒挂 自制小药逐渐消失

2011-01-18 17:03 阅读:2920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水**南 责任编辑:水北天南
[导读] 由于物价上涨,药价不涨,医院内部制剂价格出现了严重的倒挂,一味药一年下来就需要医院倒贴上几十万元,而且不少医院自制小药也在逐渐消失

  由于物价上涨,药价不涨,医院内部制剂价格出现了严重的倒挂,一味药一年下来就需要医院倒贴上几十万元,而且不少医院自制小药也在逐渐消失。
  一味药一年要倒贴几十万元
  市人大代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王莒生指出,近年来,虽然药材涨价、用工人力成本增加、水电成本增加,但是医院的内部制剂依然是十多年前的价格,使得内部制剂的价格出现了严重的倒挂。比如中医医院一种治疗湿疹、牛皮癣的药品“除湿丸”,过去的售价是20多元,现在光成本加在一起就要40多元。而另外一种治疗肿瘤的名医名方“固本消瘤胶囊”,如今的定价是200多元,而这种药制作起来光成本就要400多元。这样算下来,一味药就要医院来补贴158元,一年就要补贴几十万元,而针灸一次只收费4元。
  医院自制小药逐渐消失
  北大第一医院的代表李海丽在接受采访时从书包里掏出一小瓶皮肤科制剂拿给记者看。“这瓶医院自制的小药价格不到4元,却非常好用。但现在这些口碑好的小药大部分都消失了,现存的一些也面临消失。”
  “卫计委说要减轻老百姓医药负担,这些小药就能降低用药成本。”李海丽告诉记者,各个医院都有这么一批自制小药、比如儿童医院的咳尽合剂、协和的硅霜、北大医院的VE乳液等等,价格便宜效果却有口皆碑。现在原材料都涨钱的情况下,这些小药却多年未涨。李海丽所在的北大医院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也有如角膜营养液等自制小药,价格不过1元。但自从消失之后,现在同等的眼药便宜的要几十元一支,进口的要几百元一支。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