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日,北医三院的肿瘤内科医生张煜,在知乎实名举报同行医生陆巍对癌症患者的治疗方案,抨击他利用患者的无知和求生的欲望,牟取黑色收入。
“诱骗治疗”,导致“患者存活明显缩短周期”,花费了常规治疗费用的10倍以上,这些词触目惊心的词都是张煜对同行最严厉的指责。
图源:张煜医生知乎截图
事情始发于去年10月份的一次网络咨询。
去年是10月,张煜在网络上接诊了一名陆巍治疗过的晚期胃癌患者的咨询,该患者家属自述目前治疗已经花费三十几万,但效果不尽人意。
今年4月2月,病人去世后,张煜在网络上晒出了陆巍的手写诊疗方案。指出:陆巍没有严格按照诊疗指南、花费甚巨的方案的每处细节。
这次的实名举报,在网络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其实除了今年4月份的举报,去年10月份,张煜也在知乎里实名举报过陆巍医生一次。连续两次的实名举报同一个人,在平静的湖面惊起一阵波澜后,又开始慢慢恢复到了原先的平静。
不曾想,距离第二次举报刚过去两周,张煜医生给整个行业扔了一枚惊雷。
2021年4月18日,张煜医生再次进行举报。但这次举报的对象是整个肿瘤界,并非个人。
在举报中,他表示:“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肿瘤的治疗是不应该会人财两空的,而应该治疗效果比目前更好并且花费更少。那么为什么仍然有这么多人财两空的悲剧发生?实事求是的说,很多是由负责治疗肿瘤的医生造成的。”
图源:张煜医生知乎截图
过去1年多时间内,遇到了几十家医院超百例对于肿瘤患者的不当治疗,其中部分是非常恶劣的行为;不当治疗导致患者花费大幅上升,给部分患者带来痛苦、伤害,乃至死亡;这些乱象是由于“经济利益”和“专业知识不足”所致。
图源:张煜医生知乎截图
张煜医生时隔两周的连续指控,在业内和网络上发生了一场巨震,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注意。
昨日(4月19日),国家卫健委发文:关注到“北医三院肿瘤内科医生反映肿瘤治疗黑幕”有关网络信息后,立即组织对有关情况和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相关问题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相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图源:国家卫健委官网截图
国家卫健委还称,下一步将持续推进肿瘤诊疗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规范体系,加大监督指导力度,确保相关要求落实到位,着力提升肿瘤诊疗规范化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面对张煜医生的举报,目前已经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回应,我们等待调查后的结果。
在张医生公开举报整个肿瘤界没多久后,他就将自己举报的文章删除了,并发文表示:“自己无法承担压力和可能带来的后果,所以自行将文章进行删除。”
对于张医生的举报事件,并非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讲明白,这其中的复杂性不言而喻。
目前,对于我们来说,肿瘤是一个让我们深恶痛绝的疾病。一旦患了肿瘤“人财两空”是最悲惨的结局,也是我们最不愿意面对的现实。这后面是否有相关医务人员为牟取利益,至患者安危于不顾?真的需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近年来,在医界公开在网络上举报同行的行为屡见不鲜,有愈演愈烈之势。
暂且不论公开举报是出于什么目的,但这样的举报文化会让医疗同行之间的相处变得冰冷、相互猜疑,原本轻松的医疗环境也会变得紧张、甚至可能升级为相互仇视。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对于医疗行业违规行为,我们有检举的权利,但希望检举是通过合法合规的渠道进行的,而不是网络发布,它并非法外之地。相关言论,未经相关部门查实之前,就随意发布,利用舆论的力量推波助澜,严重的有可能会处罚刑法,给自己带来极大的麻烦,到时得不偿失。
《汉书·东方朔传》中有一句话叫做:“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我们的世界并非只有白与黑,还有其它五彩缤纷的颜色。人生也并非“对于错”就能评判,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是非对错大家各自衡量。
来源 | 综合整理自国家卫健委、张煜医生知乎、央视热评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