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业交流 > 除湿法在皮肤病的临床运用

除湿法在皮肤病的临床运用

2018-10-18 12:00 阅读:6701 来源:爱爱医 作者:武巴音 责任编辑:点滴管
[导读] 皮肤病常见表现有皮肤水疱糜烂、渗出、水肿,或皮肤肥厚,疾病缠绵不愈,舌质淡,舌体胖大或边有齿痕,脉弦滑或濡,这都与湿有关,所以有人说:“善治湿者皮之半”。除湿法在湿疹、脂溢性脱发、结节性痒疹、皮肤瘙痒症、天疱疮等皮肤疾病中经常使用。
我们临床中,皮肤病常见表现有皮肤水疱糜烂、渗出、水肿,或皮肤肥厚,疾病缠绵不愈,舌质淡,舌体胖大或边有齿痕,脉弦滑或濡,这都与湿有关,所以有人说:“善治湿者皮之半”。除湿法在湿疹、脂溢性脱发、结节性痒疹、皮肤瘙痒症、天疱疮等皮肤疾病中经常使用。常用中药有苍术、白术、藿香、茯苓、茵陈、萆薢、滑石、车前子等。临床治疗时,脾虚湿胜者宜健牌燥湿,肾虚湿盛者宜温阳利水,肺气不宣引起水湿停滞宜宣肺利水,湿邪夹热宜清利,夹风者宜疏散,夹寒者宜温燥。湿邪为患,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脾虚湿盛,蕴湿不化

临床多表现为病程长久,缠绵难愈,易反复发作,脘腹胀满,食后尤甚,大便常不成形,舌质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滑,脉缓或濡。皮损可见肥厚粗糙,色素沉着,有水疱或渗出、糜烂。常见疾病如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疱疹样皮炎、慢性角化性皮肤病等。治疗时应该健牌除湿,润肤止痒。我常用除湿胃苓汤健牌除湿汤加减治疗,痒感明显加白鲜皮;皮肤肥厚者加当归、赤芍。

二、湿蕴化热,湿热胶着

临床上大多病程较短,急性发作,表现为心烦口渴,大便燥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皮损可见局部皮肤灼热肿胀,上有水疱,糜烂渗出,剧烈瘙痒,常见疾病如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带状疱疹,药疹、脓皮病等。治疗时宜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方用甘露消毒丹或清热除湿汤加减治疗,湿重者加茯苓皮、冬瓜皮;皮肤红赤者加丹皮,水牛角。

三、湿从寒化,水湿壅滞

临床中病程长短不一,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饮水,胃脘痞满,手足常不温,舌质淡,脉沉细。皮损可见丘疹、水疱,湿润糜烂不明显,或表现皮肤肥厚角化。常见皮肤病如慢性湿疹,渗出性银屑病,毛囊角化病等疾病。治宜温阳化气,利水除湿。我常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湿重者加泽泻,车前子;寒重者加干姜,生姜。

四、湿浊内停,水湿不化

临床中病程多较短,大多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暑湿季节,常伴有脾胃不和,口中无味,不思饮食,脘腹胀闷,舌质淡红或红,舌苔白腻。脉弦滑。局部皮肤可有红斑、丘疹、水疱,表面轻度渗出。常见疾病如急性湿疹、皮炎,过敏性皮炎,日光性皮炎,药疹等。治疗时宜芳香除湿,辟秽化浊。方用藿香正气散或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瘙痒明显者加地肤子,浮萍。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