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药资讯 > 人工腰椎间盘突出置换术的前景研究

人工腰椎间盘突出置换术的前景研究

2012-06-18 16:43 阅读:3221 来源:脊梁网 责任编辑:申琼鹤
[导读]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能克服椎间盘摘除术和脊柱融合术存在的弊端,并且近10年的随访结果比较满意,但其能否满足人们对该技术的期望使用40年,尚需进行长期的随访。目前的研究认为,人工椎间盘假体的并发症除与前路手术有关的血管损伤、逆行性**、深静脉血栓外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能克服椎间盘摘除术和脊柱融合术存在的弊端,并且近10年的随访结果比较满意,但其能否满足人们对该技术的期望——使用40年,尚需进行长期的随访。目前的研究认为,人工椎间盘假体的并发症除与前路手术有关的血管损伤、逆行性射精、深静脉血栓外,与植入物相关的短期并发症主要包括假体位置不佳、内衬脱出、移位、椎体骨折及术后根性痛等,其发生与手术技术、假体设计、病例选择密切相关;与植入物相关的长期并发症主要包括假体材料力学失败、骨溶解、假体下沉、进行性关节突关节炎等。随假体设计工艺及材料的不断改进,材料本身的力学失败可在很大程度上得以避免,但由骨溶解引发的假体下沉是全椎间盘置换远期失败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与髋、膝关节置换一样。骨溶解是长期植入后的一个主要问题。由于全椎间盘置换本质是半关节置换,脊柱后方的关节突关节载荷模式必然受到影响,因此容易并发进行性关节突关节炎,限制性高的假体可能对预防关节突关节炎有一定作用。

    全椎间盘置换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更符合人体生理环境。因此,随相关配套技术的不断完善,全椎间盘置换也许会取代椎间融合而成为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新的“金标准”。但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证实其疗效优于椎间融合,且全椎间盘置换的适用范围也明显小于椎间融合。最后的结果只有让循证医学去回答了。

    附:腰痛治疗方法指南(美国JBJS2004年提出,由于国情不同,仅供参考)

    1. 早期治疗方法

    (1) 药物: ① NSAIDSA类药物;② 对乙酰胺基酚;③ 肌松类药;④ 麻醉剂(短期)。

    (2) 短时间的卧床休息(不超过2天)。

    (3) 理疗。

    (4) 按摩疗法。

    2. 后期治疗方法

    (1) 药物: 抗抑郁药。

    (2) 支具治疗。

    (3) 理疗。

    (4) 注射治疗: 硬膜外,神经根内侧支。

    (5) 神经后根切断术。

    (6) IDET。

    3. 国际疼痛分类研究学会(IASP)于1995年制定的椎间盘内源性破坏的诊断标准:

    (1) 椎间盘造影术复制出疼痛

    (2) 椎间盘造影术后CT(CTD)示椎间盘破裂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