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改动态 > 看病难看病贵未解 医改路漫漫

看病难看病贵未解 医改路漫漫

2012-04-18 10:02 阅读:126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申琼鹤
[导读] “目前的医改尚未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只是一个试点,不等于成功。”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卫生巾济专家杜乐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4月16日的《人民日报》报道称:经过三年的医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五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

    目前五项重点改革的任务已经全面铺开,但是否能为中国的阶段性医改定义为“完成”?

    “目前的医改尚未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只是一个试点,不等于成功。”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卫生巾济专家杜乐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2009-2011年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而这五项改革,旨在着力解决群众反应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当3月23日哈医大一院发生那场血案时,我们还能否说目前的医改已完成?

    “哈医大一院事件,其实就是我们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比较薄弱,导致大医院患者多,哈医大一院的医生一天在门诊看200多个病人,医生还能坚持对每个病人都解释到位吗?而且态度也会出现不耐烦。最根本的原因是大医院的病人太多,基层医院还留不住病人,服务能力低,不能解决老百姓的(看病)问题。”杜乐勋表示,“医生下不去,医改就成功不了。”

    而事实上,在五项改革中,健全基层医疗卫生的服务体系这项任务,想要完成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特别是医疗卫生人才的问题。

    而要想解决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问题,必须上层的医生得下去。“基层医生的服务水平还不够,而大医院的医生不能够下到基层,虽然国家允许医生多点执业,但是这仅仅是允许,并没有制度出台,医生还不能进行多点执业。”杜乐勋说。

    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上不去,老百姓就医就会涌向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永远不能解决掉。杜乐勋表示,要想改变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问题,必须让大医院的医生下去,但是现在改不了,现在的医生是医院的职工,医生也不愿意改变这个身份,因为他需要靠这个身份去晋升职称,但是基层需要全科临床医生,必须是本科以上有一定的资质才能解决基层服务能力弱的问题。

    而针对全面铺开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杜乐勋表示,只有新农合做得比较好,一是新农合总量控制比较好,另外执行了重、特大疾病的医疗救助。但是对于医保来说,总量控制每年都出总额,因为管理医院和医保的是两个婆婆,医院超标的时候,医保部门无力去管。

    《人民日报》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初步回归公益性,医院、医生的收入不再从药品消瘦收入上获取,而是由多渠道的补偿机制补足;基本药物零差率消瘦在所有**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但是事实上,基层医疗机构的补偿尚没有完全到位。一位乡镇卫生院的医生表示,针对药品的15%的补偿还没有给,而且公共卫生服务的费用,依然没有到位。

    补偿不到位,直接影响的就是乡镇卫生院的正常运转。“目前地方财力能保证的就是让乡镇卫生院能够运转,还不能100%进行补偿。”一位地方的卫生局局长表示。

    而针对公立医院的试点改革,上述局长表示,方案是定了,还没有在医院完全铺开试点。

    众多的事实表明,中国的医改仅仅是开了一个头,而五项任务也仅仅是拉开战局,距离任务的完成还有着一定的距离。而距离切实减轻群众个人支付的医药费用负担、方便群众就医,努力解决群众“看好病”问题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