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1日,对于许多医学生或医生而言记忆犹新。这一天,国家卫计委等部门联合发文表示在5年医学本科教育和3年住院医规培之后,再进行2--4年的专科规培。其实,早在2013年上海就在全国率先试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大多数专科规培时间为3年--4年。3年来,这些学员感受如何,对于专科规培有什么评价与建议?不妨听听他们的心声。
专科规培之“男女有别”
30岁的葛婷“因为爱情”从安徽到上海参加规培。她的男友在上海工作,已研究生毕业的她为了在上海做医生,先是接受3年住院医师规培,去年7月又开始专科规培。起初她听说家乡的同学已当上医生,心理有点失落,但在上海市儿童医院消化感染科规培后,她打心眼里觉得很有必要。“当了那么多年学生,一肚子理论,真要上临床一线,还是觉得不够用,独当一面的果断性也不够,专科规培半年来,我在门急诊和病房几乎天天接受‘考试’,很有挑战性,可对我的帮助也很大。”但对于葛婷而言,早上7点到医院,晚上加班到八九点回家是常态。葛婷的男友如今已成为她的丈夫,有次开玩笑:“你不是说因为我才来上海的吗?现在你怎么忙得都让我看不见你了?”
比起尚未有孩子的葛婷,上海市儿童医院另一位在小儿骨科接受专科规培的学员赵利华,家有刚出生3个月的儿子。她忙得每天睡眠不超过3个小时。“我从2014年开始专科规培,现在一些中小手术可以顺利完成。当然有得有失,家庭就很难兼顾。”
相对于男学员而言,女学员对家庭、婚姻问题更加关注。有学员表示,女医生的圈子窄,医院或相关部门应多给予女医生一些关怀,比如在休假等福利上给予倾斜,定期组织一些不限于医学专业领域的联谊活动。
专科规培之“内外有别”
谢国明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的专科规培学员,今年是他培训的第3年了。谢国明表示,由于六院骨科属于***重点临床专科,医院对住院医师有系统的轮转计划,他从中获益很多。更令他欣喜的是医院的培训并非一成不变。比如,骨科专科培训里没有足踝外科和小儿骨科,但在该院只要保证完成现有培训计划,就可以去这些科室学习。
不过,有位在某院普外科专科规培的学员却表示,轮转在外科会遇到“特殊情况”:外科的“体量”很大,尤其在一些外科强势的三甲医院,细分出胃肠、肝胆、甲乳等诸多亚专业,专科规培有规定,学员必须全部轮转。“学习是好事,但问题是轮转的科室太多,就会变成走马观花,在一些科室的手术实践机会并不多,更像走过场,之后回到自己的专科,可能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会用上。如果不能学以致用,是不是有点浪费时间和精力呢?”
随着医学不断发展,学科的亚专业分科越来越细。有学员表示,医学生从硕士开始已经专业分科,如果专科规培的轮岗制度能与当下学科思潮更好地契合,能根据不同学科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课程设置,那就更好了。
专科规培之“亲疏有别”
上海试行的专科规培,学员都是“单位人”,规培期间的待遇尤其所在单位提供保障。据悉,专科规培医师去外单位培训的,上海市财政给委派医院3万元/人/年的人力成本补助,同时给培训医院约3万元/人/年,用于教学实践活动。虽然有明文规定,但医院执行力度依然参差不齐。
谢国明表示,他是六院的“单位人”,医院又是骨科的专科培训基地,待遇等方面没有后顾之忧。但一些所在医院并非专科培训基地的学员,就会有这方面的担忧。另一方面,即使“单位人”在自己医院培训,也会因科室不同而待遇不同。有学员表示,他在专科规培期间轮转时,工资不变,奖金则由轮转的科室负责给予,不同科室的差别较大。
不少学员表示,专科规培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重大帮助,但希望有关部门和领导能更加关注他们的生活保障问题,比如,***相关配套政策,对医院加大监督力度,保障政策有力执行。
肯定专科规培制度 正视存在问题
从这些已经接受专科规培学员的讲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都是认可专科规培制度的,专科规培确实对其有所帮助,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重大影响,但这些学员提及的一些问题我们也需正视。
一项好制度,关键是如何落实。针对备受争议的规培待遇、规培质量、规培基地等一系列问题,今年“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培训待遇问题。很多学生不报考医学专业的原因就是医生待遇的问题。福利待遇、工资太低;身份待遇,医生的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没有跟上;还存在学历衔接的问题。总之,我们要对培训制度的建立与专科规培的推进充满信心。
北京大学医学部常务副校长柯杨:规培基地应该给那些无培养医生能力的机构进行订单式定向培养,并由**补贴。此外,需要改变医疗机构评价体系,以引导医院完成规培任务。从教育系统来说,建议对于有医学专业学位的学校,多分配名额;对于没有执行专业学位教育的学校及时督促。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姚树坤:规培待遇需要提高。目前,中央财政补助能够达到3万元,我们也正在积极反应。住院医师规培制度与专科医师规培制度在中国刚刚起步,需要一步步解决。
……
最后想用龚晓明医生的一句话来结尾:变革需要时间,需要突破,何时到位,我也未知,希望不会毁掉一批青年医生的信心,让我们老无所医。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