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暴露疗法
一、发展历程
延迟暴露疗法(Prolonged Exposure,PE)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家埃德娜·福艾(Edna Foa)和费城的科扎克(Kozak)于1985-1986年创建。从1984年开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焦虑治疗和研究中心(CTSA),PE的疗效历经2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并与其它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比较,其有效性也得到了大量研究成果的支持,证明PE是目前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最有效的方法。不仅如此,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欧洲、澳大利亚、日本)的社区机构应用中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2010年5月,Foa博士也因其对创伤治疗的巨大贡献,被美国时代周刊(Times)评为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
二、治疗步骤
与许多其他心理咨询方法不同,PE是一种治疗步骤、结构和流程非常清晰具体的方法,它通常包括咨询师指导手册和来访者任务手册,其中有详尽的指导原则和操作方法。因此,与传统心理咨询方法相比,对于经验有限的临床工作者,掌握PE的治疗步骤相对容易。在治疗开始之前,临床工作者应该帮助来访者从总体上了解PE的治疗原理、具体实施步骤,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法。
PE的具体治疗步骤包括:
第一,询问患者症状及其起因,诸如患者存在哪些症状,这些症状是如何产生的,哪些症状是对创伤性事件的情绪反应。
第二,教授帮助患者放松的方法,诸如深呼吸、冥想等,在咨询过程中,如果患者症状突然加重、情绪反应强烈,临床工作者应该及时指导患者使用。
第三,鼓励患者反复回忆、讲述创伤性事件的过程,激活患者的障碍症状,诱发患者的情绪反应,随之帮助患者面对创伤性事件造成的负性情绪,对其进行干预、梳理和消化,从而减轻、阻断与创伤相关的症状,使患者在未来的生活中不再回避与创伤性事件相似的**源。
三、理论基础
PTSD患者的主要症状是持续性地无法面对创伤,对**源一直采取回避的方式,如果不接受恰当的治疗,PTSD的症状将长期持续存在。而PE基于两种情绪处理理论,通过修正恐惧结构中的病理性元素来缓解症状,从而治疗PTSD。
理论一:认为人对于危险感到恐惧心理并产生逃避行为的机制是一种本能反应,而PTSD患者的情绪反应与**源无法准确对应,他们不能合理地面对危险和处理恐惧,泛化或放大了逃避行为。例如,曾被有胡子的男性***就认为长胡子的男性都是***犯并避免与所有长胡子的男性接触。
理论二:认为人类对于不了解的事物和模糊的事件更可能感到恐惧。因此,PE通过让患者讲述真实的故事,帮助患者将创伤性事件具体化、清晰化、逻辑化,反而能够帮助患者减少恐惧情绪。
四、适应症
PE常被用于帮助经历过战争的军人,被认为是治疗罹患PTSD的军人的第一步。此外,PE还可用于帮助被性侵或被***的女性。Foa博士及其团队曾运用PE对60名遭遇性侵的女性进行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跟踪调查长达一年时间,结果表明接受PE治疗的女性的PTSD症状和抑郁症状均有显著降低,其生活质量也大为改善。推而广之,PE同样可用于儿童期虐待、灾难性事故等造成的PTSD患者群体。甚至,PE对于范围广泛的焦虑障碍如特定恐惧症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五、与传统暴露疗法的关系
暴露疗法是在患者面前呈现最强烈的恐惧、焦虑**或冲击,以迅速校正患者对恐惧、焦虑**的错误认知并消除由这种**引发的习惯性恐怖、焦虑反应,诸如对于特定恐惧症患者的治疗。
PE由传统暴露疗法发展而来,逐渐成为一种主要治疗PTSD的方法。通常针对过去发生的创伤性事件导致的症状,在事件发生较长时间后进行治疗,因而被称为延迟暴露疗法。
六、注意事项
临床工作者在使用PE治疗PTSD患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第一,鼓励患者讲述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记忆而不是重复相同的创伤性事件。
第二,尽管PE的治疗步骤具体、易于掌握,但是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依然存在风险。尤其对于缺乏经验的临床工作者,不恰当的治疗节奏可能造成患者的症状一过性加重,甚至导致患者情绪崩溃。因此,在美国,通常要求具备5年以上咨询经验的临床工作者来使用PE。
第三,PE是短程心理咨询方法的一种,其治疗周期较短,PTSD患者经过数次(10次以内)治疗之后可见显著效果。
正念减压疗法
一、起源
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的荣誉医学博士、马萨诸塞州医学院的名誉退休医学教授乔恩。卡巴金(Jon Kabat-zinn)在一次与家人的印度之旅中,发现佛**打坐、念经的过程中能够集中注意力,由此联想到将这套方法运用到疼痛患者的治疗中,使其能够关注当下、忽略疼痛。经过临床试验发现对40%的患者有效,随后推广至抑郁、焦虑、强迫等患者的治疗中。1979年,卡巴金博士为麻省大学医学中心开设减压门诊(Stress Reduction Clinic),并设计了基于减压的正念疗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Therapy,MBSR),旨在辅助而非取代一般的医疗行为,协助患者运用自己内在的身心力量,以正念禅修的方式来处理压力、疼痛和疾病,从而正式创立了正念减压疗法。
二、科学原理
正念减压疗法基于生物学上一个非常简单的原理,即当个体高度关注一个**时,会忽略同时存在的另一个**。例如,当轻轻抚摸一个个体的同时再用针扎,个体必然会强烈地感受到针扎的疼痛而非被抚摸。正念减压疗**是基于这一科学原理,通过帮助个体将注意力高度聚焦于当下的事物和情境来缓解疼痛、焦虑等问题。
三、练习实例
以“吃葡萄干的练习”为例来说明正念减压疗法的具体过程:个体以自己感觉最舒服、最放松的方式坐好,在一段时间内(如15分钟)将全部的注意力聚焦在几颗葡萄干上。仔细观察这些葡萄干在手掌中变得越来越粘软,拿起一颗葡萄干仔细观察葡萄干表皮的颜色、光泽、褶皱、甚至新鲜葡萄从树上被摘下时留下的凹痕。然后拿起葡萄干放进嘴里,用舌头感受着它每一处纹理,把葡萄干顶到齿间,撕裂它的外皮,慢慢地咀嚼……这就是以正念的独特方式吃一颗葡萄干的过程,在这15分钟高度关注吃葡萄干的过程中,个体的焦虑、疼痛感都会降低。
总之,正念减压疗法不拘泥于具体被关注的物品,个体的呼吸、躯体运动、周围任何物品都可以作为被关注的对象。其关键在于高度关注当下的过程提供了一种解决之道,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焦虑和抑郁,从更广泛的应用来看,这种方法被视为对抗压力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