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没有亲人看护,一旦生病,只好自己拖着年迈的身体前往医院就诊,这是南京市不少老人的生活现状。看病难,困扰着许多居家养老的老人们。
17日,记者从民政部门获悉,在民政、卫生联手推广“养老院+社区医院”模式的基础上,南京市“医养融合”向居家养老延伸,目前玄武、秦淮、鼓楼等区尝试利用辖区医疗资源,为居家老人开展助医服务,这种做法今年将推广至全市。
居家老人:“不用大老远跑医院看病了”
“您这肚子有点胀气,还是造瘘口的问题,我给您揉揉就好了,不用太担心。”昨天下午,在玄武区天山路小区邵老先生家,社区医生梁燕正给邵爷爷进行诊疗。
84岁的邵爷爷对记者说,他去年骨髓炎手术,医生在他肚子上开了一个造瘘口,术后每周两次定期对创面清洁、换药,每次去医院十分不方便,现在多亏有了上门助医服务,不用大老远跑医院看病了。
“这么大年纪了,腿脚也不灵活,经常去医院真是吃不消。”邵爷爷说,如今有社区医生上门给他进行创面护理,每次50元,价格也不贵,各项费用算下来,比大医院便宜。
“邵爷爷是个空巢老人,我每次给老人进行护理后,他都会拉着我的手不让走,要我陪他聊聊天。”梁燕说。
据了解,南京市选择上门助医服务的,主要是低保、困难、边缘困难家庭老年人,重残、生活不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老年人以及80岁以上空巢、独居老人。
社区医院:“上门助医服务,院方忙碌起来”
“上门抽血10元/次、**冲洗25元/次、生化全套95元/次……”昨天,记者在玄武区天山路社区卫生服务站看到,这里对每一项居家养老医疗服务项目都明码标价。
该服务站负责上门助医服务的医生葛红花表示,目前医院开展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主要有门诊、检查、护理、中医理疗等方面。
“以前,不管大病小病,老人家属的第一反应就是去医院,不仅老人出门辛苦,家属也累得够呛。”葛红花说,其实,社区医院配备的专业医生和护士,能对老年人慢性病、常见病提供专业诊治服务,无需子女或护工陪伺,还有生化、心电图、抽血检查也都可以在老人家里完成,并能享受正常医保报销。
据了解,有专业医务人员上门坐诊,老人看病及时方便,社区医院业务量增加,医院也得到了更多实惠。葛红花告诉记者,以往医院病人较少,有些科室显得非常冷清,随着上门助医服务推出,现在有些护理项目的医生都需要提前预约了。
据统计,去年一年,仅玄武区社区医院就为辖区六七千名居家老人提供了上门助医服务。
存在风险:医务人员担心万一出意外说不清
截至去年底,南京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超过125万人,其中大病缠身、体弱多病者不在少数。这些老人如果继续住院治疗,又挤占紧缺的医疗资源;而选择居家养老,又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社区医院“***”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助医服务,是一种新的尝试,老年人会得到更好照料,对社区医院来说,也提供了发展新途径。
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据了解,南京市尝试的居家养老助医服务,还局限在普通门诊检查、康复理疗等几个安全性相对高的领域,像上门挂水,老人需求很大,由于存在一定医患**风险,也没有相关的政策规定,暂无办法开展。不仅如此,就是已开展的项目,每次***时,社区医院都要求两个以上医护人员共同上门,避免出现意外无人证明。
“老人对居家养老助医服务需求很大,尽管存在一定风险,我们还是鼓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机构引进有资质的医护专业人才,设立医务室、护理站等,开展助医服务,让老人一个电话就能解决就近、就便医疗、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问题。”市民政局社会福利事务处处长周新华表示。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