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是指阑尾的急性炎性病变,常波及阑尾周围组织,是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本病中医诊断为“肠痈”,多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过食油腻,生冷等物,损伤肠胃,湿热内生;或饱食后急剧奔走,使肠道运化失常,导致气滞血瘀,湿热内蕴肠腑所而导致的内脏痈病类疾病。
辨证分型
蕴热型:转移性右下腹痛,腹痛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加剧,伴有脘腹胀闷、恶心、嗳气;纳呆、大便秘结、小便清或黄。舌质正常,苔薄白,脉弦紧或细涩。
[治法方药] 通里攻下,清热化湿。大黄牡丹汤,或锦红汤、红藤煎剂加减,主要药物:大黄、牡丹皮、玄明粉(冲)、桃仁、冬瓜仁。
湿热型:右下腹压痛加剧,腹痛拒按,热重于湿则体温38℃以上,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腹痛剧,拒按明显,口干欲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方药] 通里攻下,清热化湿。阑尾清化汤,主要药物:金银花、蒲公英、大黄、牡丹皮、桃仁、赤芍、地丁、川楝子、穿山甲、红藤、甘草。
热毒型:腹膜炎征象可遍及全腹,有弥漫性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热毒伤阴者,有高热或恶寒发热,持续不退,时时汗出,烦渴欲饮,面红目赤,唇干口臭,呕吐不食,二眼凹陷,大便多秘结或似痢不爽,小便短赤。脉弦滑数或洪大而数,舌质红绛而干,苔黄厚干燥或黄厚腻。
[治法方药] 通里攻下,清热解毒。加味清肠饮加减,主要药物: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黄芩、当归、红藤、薏苡仁、冬瓜仁、大黄、川朴、枳实。
经验方
1.鲜白花蛇舌草全草30~120克(干品减半),首剂一般用120克,且第1日要服4剂,以后可按首剂剂量的一半给药,第二日起每日服 2~3剂。病情较轻者首剂用60~90克,以后减量应用,每剂只煎一次,不作第二煎。
2.生石膏50克研为细末,用桐油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3.鲜野菊花60克,打成汁后期用黄酒冲服。
4.败酱草30~60克,水煎服,每隔3小时服一次,重者可以加大量。
5.马齿苋30克,打汁调红糖,或蜂蜜,或水煎服。
6.鸡血藤15~30克,加黄酒一碗,煎至半碗服用。
7.紫花地丁30克,加黄酒一碗,煎至半碗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