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药资讯 > 江苏通报两起蜱虫咬死人病例

江苏通报两起蜱虫咬死人病例

2011-06-18 08:47 阅读:1939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q****e 责任编辑:qionghe
[导读] 今年江西共报告“蜱虫病”病例9人,其中3例来自外省,死亡2人。

    昨日记者从省卫生厅获悉,我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呈散发状态。今年我省共报告“蜱虫病”病例9人,其中3例来自外省,死亡2人。在今年报告的病例中,以老年人居多,农民占绝大多数。

    我省9个病例,7例是农民

    据悉,今年以来,我省共诊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9例,其中安徽病人来我省就诊3例(死亡1例)、溧水县3例(死亡1例)、盱眙县2例、南京下关区1例,病例中农民7例、司机1例、职业不详1例(安徽病例),平均发病年龄为62岁,年纪最轻的43岁,最大的75岁。

    根据1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消息,截至目前,今年我国已有河南省、湖北省、山东省、安徽省、江苏省等省报告“蜱虫病”病例280多人,死亡10余人。

    据介绍,在今年所报告的病例中,以老年人居多,40岁以上病例约占报告病例的90%,农民占90%。

    2010年10月卫计委发布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止指南》,要求各地按其要求,发现病例后,通过网络报告。我省卫计委门从2005年就开展了该病的监测和防止工作。

    蜱虫疫情不会在城市暴发

    眼下正处于黄梅雨季,各种虫害渐趋增多,蜱虫疫情是否会在城市暴发。对此,省疾控中心一位专家介绍说,蜱其实比较常见,主要生长于丘陵地区、森林,农村不少家畜身上也有,狗身上比较多。不是所有的蜱虫都致病,经过蜱传播的这类疾病,主要发生在丘陵地区,高度散发,以农民居多。因此,市民不要过多担心。

    专家表示,城市地区不太可能暴发大规模蜱虫疫情,蜱虫咬伤疾病的人传人概率极低。医院对此病具有很强的诊断能力,不会出现高致死率的情况。

    南京广泛存在的蜱虫为中华硬蜱

    2006年安徽发现首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例,当年共报告此类病例10例,1例死亡,死亡病例有明确“草蜱”咬伤史。江苏从2005年到2010年9月,疑似和确诊无形体病例共24例,其中有6例死亡,这些病例均来自于安徽滁州、和县等地以及江苏盱眙、溧水一带,均以务农或野外作业人员为主,发病时间集中在4至8月份。

    江苏2005年即制定了监测方案,开展了相关监测和研究。专家透露,目前江苏天目山脉和大别山山脉余脉地区为高发地区,主要分布在宜兴、溧阳、盱眙、六合等丘陵地区。

    南京广泛存在蜱虫,按种类分称为中华硬蜱,在中山陵、紫金山、郊外的草地、灌木丛里都有。很多人担心被虫子咬后,会感染病毒。 疾控中心专家介绍,蜱虫寄生在野生老鼠、牛、羊等动物身上,以前在城市很少见到,但是随着市民养宠物狗增多,蜱会寄生在狗身上,所以现在在城市里,也有蜱存在,特别是白色的京巴狗最招惹蜱虫。

    ■释疑

    什么是“蜱虫病”


    即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近在我国中部地区发现的由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新发传染病,是一种自然疫原性疾病,蜱为其传播媒介。蜱传疾病极少见人传人现象,但是,接触急性期病人或病人尸体血液可被传染。

    该病呈地方性流行,多分布于丘陵地带;“蜱虫病”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季节高峰在5月至6月,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

    “蜱虫病”有什么症状

    被蜱虫叮咬后,多会出现皮疹、水肿性丘疹或小结节,红肿、水疱或淤斑,中央有虫咬的痕迹,感觉到瘙痒或疼痛。

    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特别提醒

    据疾控专家介绍,这种疾病多发于5至10月份,患者以青壮年以上人群居多,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尚不确定。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叮咬史,已从病例发现地区的蜱中分离到该病毒。

    目前正是吸血蜱虫的活动高峰期,专家提醒市民,要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中长时间坐卧,要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不要穿凉鞋。**的皮肤可涂抹驱虫剂,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遛狗人:在东郊草坪等地,甚至小区草坪遛狗时请注意,蜱虫易叮咬爱犬,从而带至家中。钓鱼人:尤其是野钓者,要扎紧裤管。野游人:长衣长裤,勿入杂草树木丛中。

    发烧不退就去感染科

    江苏省疾控中心专家表示,被蜱虫叮咬后临床病例多表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新型的布尼亚病毒表现的症状跟出血热类似,专家称,江苏在出血热防控方面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措施,而且目前这种病毒尚未发现人传染人的病例,死亡率也很低,所以说该病毒可防可控可治。

    不管是最近发生的蜱虫病,还是以前发生的恙虫病,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通过生物媒介传播,而且,感染性疾病都是以发烧为先发症状。“这些病关键就是不能耽搁,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效果都比较好。”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李军表示。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