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局部性热性荨麻疹:局部热接触或肢体浸于40℃热水中2~5min后,突发孤立的风团,瘙痒,持续l小时。采用脱敏或抗组胺药治疗。
4.冷荨麻疹:冷水和(或)冷空气暴露后激发的荨麻疹称为冷荨麻疹。皮损一般在皮肤开始复温时出现。可分为家族性和获得性 。
(1)家族性冷荨麻疹:速发型于暴露后3h内发生,迟发型则多在9~36h后发生。其皮损并非真性风团,而是灼痛性红斑和丘疹,可持续数天。
(2)获得性冷荨麻疹: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可在遇冷后数分钟后出现红肿或风团。继发性患者可伴有冷球蛋白血症,胶原性血管病、白血病、肝病、多种感染及恶性肿瘤等。
5.日光性荨麻疹:皮肤暴露于日光数分钟后,局部迅速出现瘙痒、红斑和风团,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在日光透过玻璃照射后发病。光敏者在衣服遮盖部位也可发疹。风团发生后,经1至数小时消退。
6.水源性荨麻疹:任何温度的水接触皮肤后数分钟至30min内均可引发微小的点状毛囊周围风团,多累及颈、臂和躯干上部,伴有瘙痒,持续30~45min。应与水源性瘙痒症区别,后者是在水接触后发生瘙痒而无明显皮损。浴前l h口服抗组胺药可减少风团形成,东莨菪碱外用可防止皮损发生。
7.胆碱能性荨麻疹:运动、情绪应激或被动发热使体温升高0.7~1.0℃可引起出汗和随后的风团形成。体温升高后2~20min起开始发疹,持续0.5~1.0h。皮损为l~4mm大小的圆形风团,周围有l~2mm大小的红斑包绕。皮损出现前可先有皮肤瘙痒、刺痛、烧灼或发热感。抗组胺药及运动耐受疗法,山莨菪碱等可用于治疗本症。达那唑可用于伴有抗糜蛋白酶水平降低的顽固性病例。
(十一)血管性水肿 :
是由于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深层水肿,可累及呼吸道和胃肠道的黏膜。它与一般性荨麻疹损害的区别仅在于累及的程度,两者常同时发生。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发病,发作严重时有致命的危险。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类型。
1.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1型占85%,存在C1脂酶抑制物缺乏;而2型占15%,则只是有C1脂酶抑制物的功能障碍。
2.获得性血管性水肿 :急性型多见于由于药物、食物·、花粉、昆虫毒素、造影剂、血清病、冷荨麻疹等激发IgE介导生物活性介质生成而发作;而慢性复发性血管性水肿则可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①特发性:病例较多,但原因不明;??②获得性Cl脂酶抑制物缺乏症:可见于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③血管性水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表现为反复发作非瘙痒性血管性水肿、荨麻疹、肌痛、少尿、发热等周期性发作,伴有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儿童期发病和阳性家族史等提示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诊断,补体成分和C1脂酶抑制物等的测定可协助证实临床诊断。获得性C1脂酶抑制物缺乏症无阳性家族史和补体降低。
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和拟交感神经药均对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无效,但有Cl脂酶抑制物自身抗体者对激素治疗有良好疗效。雄激素是最好的预防急性发作的药物,每月严重发作>1次时开始使用。达那唑0.2—0.6g/d、司坦唑醇(康力龙)2mg次,1次/d,疗程1个月,以后改为5d服药、5d停药交替进行,并调整剂量至预防急性发作为准。
抗纤溶药6-氨基己酸、氨甲苯酸和氨甲环酸等,治疗后即使不能使C4或C1脂酶抑制物恢复正常,也可控制发作或使喉头水肿不再继续加重。
(十二)继发性荨麻疹:
继发于其他原因者,如药物性荨麻疹样发疹。痢特灵引起的荨麻疹有类似血清病样反应,单纯抗组胺药无效,一般需中等量的皮质激素,疗程大于2周。
(十三)精神性荨麻疹:
精神因素亦可为荨麻疹的潜在病因,多塞平是一种强效的治疗剂。
(十四)肾上腺素能性荨麻疹 :
肾上腺素能性荨麻疹是一种罕见的精神应激诱发的荨麻疹,伴有血清儿茶酚胺增多。多发生于易感个体经历一段情绪应激之后。风团大小类似于胆碱能性荨麻疹者,周围包绕苍白晕而非红斑是两者的差别。皮内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可诱发典型的皮损,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等治疗有良好疗效。
推荐理由:荨麻疹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因其反复发作常难以治愈,也是皮肤科棘手的疾病,因此作为皮肤科医师我们应该了解更多荨麻疹的相关知识,以便能够更好的为患者解除痛苦!智多星老师是全国知名皮肤病专家,他的这篇文章总结的堪称经典。
摘自爱爱医杂志
http://www.iiyi.com/bbs/viewthread.php?tid=1965958
随着前列腺癌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精准诊断与分层治疗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多...[详细]
综合治疗的必要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需要多模式、多学科的综合治疗策略。结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