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疗指南》内容预览:
一、重症患者IFI的流行病学
二、IFI常见病原真菌的特点
三、IFI定义
四、重症患者IFI的诊断
五、重症患者IFI的预防
六、重症患者IFI的治疗
七、常见抗真菌药物特点
一、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ICU患者IFI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约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8~15%[2] 。以念珠菌为主的酵母样真菌和以曲霉为主的丝状真菌是IFI最常见的病原菌,分别占91.4%和5.9%。在美国,念珠菌血症已跃居院内血源性感染的第四位[3]。
研究显示,器官移植受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为20%~40%,而艾滋病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可能性高达90%。尽管抗真菌的非药物治疗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不断有新的抗真菌药物问世,但IFI的发病率仍有明显升高的趋势[1-3]。
二、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ICU患者IFI的病原菌主要包括念珠菌和曲霉。以念珠菌为主,其中白念珠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占40%~60%)。但近年来非白念珠菌(如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等)感染的比例在逐渐增加。
侵袭性曲霉感染的发生率也在逐渐上升,占所有IFI的5.9%~12%[4]。曲霉多存在于潮湿阴暗且缺乏通风的环境中,其孢子飘浮于空气中而易于被病人吸入。曲霉属中最常见的是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焦曲霉和土曲霉较少见。另外赛多孢霉属、镰孢霉属、结合菌中的根霉属和毛霉属的感染率也有所增加[5]。
三、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死率
ICU患者IFI的病死率很高,仅次于血液病和肿瘤患者[6]。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病死率达30%~60%[3,7],而念珠菌血症的粗病死率甚至高达40%~75%[2],其中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感染的病死率明显高于白念珠菌等其它念珠菌。
侵袭性曲霉感染病死率高达58%~90%,明显高于念珠菌感染[6-8],是血液系统肿瘤和骨髓移植受者等免疫抑制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点击下载完整版:《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疗指南》
近几年,为了适应基层艾滋病检测的需要,一些没有条件建立规范的艾滋病检测实验...[详细]
The aim of this guideline is to revie...[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