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肾内科医学进展 > 多专家解读“中国高尿酸血症专家共识”

多专家解读“中国高尿酸血症专家共识”

2013-09-17 09:44 阅读:2381 来源:医脉通 作者:潘*丹 责任编辑:潘晓丹
[导读] 《 高尿酸血症 和痛风治疗中国 专家共识 》于 2013 年 8 月 23 日在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 (CSE2013) 中首次发布,记者也借此机会就共识相关内容对与会的内分泌专家进行了现场采访。    邹大进教授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高尿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于2013年8月23日在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CSE2013)中首次发布,记者也借此机会就共识相关内容对与会的内分泌专家进行了现场采访。

  ——邹大进教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进行分层管理。一般分为三层:一是当有痛风发作且发作频繁时,即使尿酸正常(男性<420μmol/L),也需进行降尿酸治疗,尿酸控制目标值应<300μmol/L;二是当合并糖尿病或心血管危险因素或慢性肾病时,尿酸超过正常范围,应启动降尿酸治疗,尿酸控制目标值应<360μmol/L;三是如果没有危险因素,也没有痛风发作,但尿酸>520μmol/L,也应启动降尿酸治疗。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在尿酸测定之后,我们必须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不同的尿酸水平在不同的人群对器官的损害水平是不同的。我们不能仅仅从尿酸损害关节引起痛风这样一个狭小的角度看问题,尿酸损害血管内皮、损害肾脏,甚至引起胰岛素抵抗、引发高血压,我们应该将尿酸作为一个全面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来综合对待。总之,我们应该全面看待高尿酸血症的危害,高尿酸血症绝对不是一个不痛不痒、不用管理或治疗的症状。

  ——郭晓蕙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一部分痛风患者在急性发作时,尿酸水平反而不高,但根据其痛风发作的特点和过往的尿酸水平可诊断其有高尿酸血症,这部分患者应该长期坚持降尿酸治疗,必须要持续1-2年,待尿酸水平较低(≤300μmol/L)时,可以尝试逐渐减少降尿酸药物剂量直至停药。停药后也应坚持不断复查,一旦发现尿酸水平回升,要重新开始治疗。

  传统观点认为降尿酸治疗不应在痛风急性发作期进行,而应等急性期缓解后再进行,这使得有些长期处在痛风发作期的患者根本没有机会接受降尿酸治疗。所以现在主张在首次痛风发作时,即可开始应用小量降尿酸药物治疗,而正在接受降尿酸药物治疗的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时,也没有必要停药。值得一提的是,对痛风首次发作的患者,也可以等到缓解期再用药,因为痛风最初的发作频率没有那么快,但随着发作次数增多,发作频率会越来越快。一旦痛风反复发作,要及时启动降尿酸治疗,以减少下次发作的机会。

  ——肖海鹏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在降尿酸药物选择上,美国指南里仅推荐抑制合成类药(如别嘌醇),可能是因为促尿酸排泄类药物(如苯溴马隆)尚未进入美国市场。但从发病机理上考虑,90%以上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都是由于原发性的尿酸排泄障碍,应用促尿酸排泄类药物治疗可能更有针对性。

  此外,在亚洲人(包括韩国、泰国、中国汉族人等)体内容易发生HLA-B*5801基因突变,因此亚洲人群使用别嘌醇后发生剥脱性皮炎的机率很大,而剥脱性皮炎一旦出现,死亡率很高。目前医疗条件相对较好的机构在使用别嘌醇前,都会给患者做PCR检测看有无基因突变,如果有就不能用别嘌醇。而促尿酸排泄类药物(如苯溴马隆)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已成为很受医生欢迎的一个用药选择。但使用促尿酸排泄类药物时应注意,当尿尿酸排泄很高(>1100mg/天),或发现有尿路结石或梗阻,或肾功能严重受损(肌酐清除率<20ml/min),要慎用此类药物。其他新制剂如非嘌呤类黄嘌呤氧化酶选择性抑制剂非布索坦,目前在国内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尚未上市。非布索坦也没有类似别嘌醇的风险,但有文献报道可能会引起转氨酶升高,对肝脏造成损害。作为新药,目前非布索坦的相关数据较少,因此其长期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如果降尿酸药物单药治疗不能使血尿酸控制达标,也可以考虑联合治疗。

  ——郭立新教授(卫计委北京医院)

  内分泌是个需要平衡的环境学科。代谢综合征(MS)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其发生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HUA属于代谢性疾病,尤其是在无症状HUA(无痛风发作)阶段。高尿酸血症可以引发胰岛素抵抗,从而引起各种代谢性疾病。MS的患病率随着SUA的升高而升高。HUA又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降尿酸治疗可以降低代谢综合征风险,高尿酸的控制对代谢性疾病诊治有着重要的意义。共识明确指出高尿酸与糖尿病等多种代谢性病理状态密切相关,指导临床医生重视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将会对多种内分泌代谢异常的防止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进行分层管理。一般分为三层:一是当有痛风发作且发作频繁时,即使尿酸正常(男性<420μmol/L),也需进行降尿酸治疗,尿酸控制目标值应<300μmol/L;二是当合并糖尿病或心血管危险因素或慢性肾病时,尿酸超过正常范围,应启动降尿酸治疗,尿酸控制目标值应<360μmol/L;三是如果没有危险因素,也没有痛风发作,但尿酸>520μmol/L,也应启动降尿酸治疗。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在尿酸测定之后,我们必须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不同的尿酸水平在不同的人群对器官的损害水平是不同的。我们不能仅仅从尿酸损害关节引起痛风这样一个狭小的角度看问题,尿酸损害血管内皮、损害肾脏,甚至引起胰岛素抵抗、引发高血压,我们应该将尿酸作为一个全面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来综合对待。总之,我们应该全面看待高尿酸血症的危害,高尿酸血症绝对不是一个不痛不痒、不用管理或治疗的症状。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