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临床用药 > 先天心脏畸形:易感位点研究新进展

先天心脏畸形:易感位点研究新进展

2013-07-17 13:31 阅读:1381 来源:cmt 作者:网* 责任编辑:网络
[导读] 目前公认,先天性心脏病可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或两者共同作用而引起,尤以后者为重要,约90%的先天性心脏病是由遗传加环境相互作用共同造成的。

  先天性心脏病是人类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在我国,活产婴儿中的发生率为0.5%—1%,在胎儿尸检中的发生率达5%—10%,居国内儿童出生重大缺陷之首,同时也是5岁以下儿童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分为紫绀型心脏病、左心梗阻性病变和最常见的心脏间隔缺损3大类,每类疾病的比例随地理区域存在极大的差异。目前公认,先天性心脏病可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或两者共同作用而引起,尤以后者为重要,约90%的先天性心脏病是由遗传加环境相互作用共同造成的。

  日前,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鉴别出了中国汉族人群先天心脏畸形的两个全新易感位点。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顶级专业期刊《自然遗传学》杂志上。该项新研究鉴定出了汉族人群中与先天性心脏畸形相关的新遗传区域,对于帮助科学家们更深入了解汉族人群先天性心脏畸形发生的分子机制,对先天性心脏畸形风险预测和预防,以及先天性心脏畸形临床诊断、个体化治疗、先天性心脏畸形新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为了鉴别出汉族人群中与此类型先天性心脏畸形相关的遗传变异,研究人员针对总共4225个先天性心脏畸形病例和5112名非先天性心脏畸形对照人群开展了多阶段GWAS分析。鉴别出染色体1p12上靠近TBX15的rs2474937,以及染色体4q31.1上MAML3基因中的rs1531070具有显著相关性。

  此次研究的“散发性的非综合征”占先天性心脏畸形病例的75%,目前科学家在此领域研究较少。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