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数据显示,估计全球约20亿人暴露于HBV,有超过3.5亿慢性乙肝感染者,每年因肝硬化和肝癌死亡的病例约60万。中国更是举世瞩目的“肝炎大国”。世界各国**为防止乙肝付出了巨大努力。前卫计委部长陈竺也曾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将肝炎大国的帽子扔进太平洋。在科研、医疗、公共卫生以及其他领域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近30年,慢性乙肝的预防和治疗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药物治疗
1992年,干扰素(IFN)被批准用于治疗乙肝。1998年,首个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LAM)获批用于乙肝治疗,由此,乙肝抗病毒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迄今用于乙肝抗病毒治疗的药物包括IFN类和核苷(酸)类似物(NA),IFN类有标准IFN-α和聚乙二醇IFN(PEG?IFN)α,NA类包括LAM、阿德福韦酯(ADV)、恩替卡韦(ETV)、替比夫定(LdT)和替诺福韦(TDF)(图1,2)。其中PEG?IFN?α、ETV和TDF被多部国际指南推荐为乙肝初治的一线或优选治疗。
目前乙肝的抗病毒治疗距离理想疗效尚存在一定的差距,研究者还在不断探索前进。在干扰素治疗方面,白介素(IL)28B是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鉴别出的丙肝IFN治疗应答的强预测因子,目前发现,IL28B基因型对HBeAg阳性乙肝患者PEG?IFN治疗应答也具有预测作用。同时,动态监测HBV?DNA和HBsAg定量变化对IFN治疗应答有指示作用,12周时的HBV?DNA水平和HBsAg定量下降情况可作为接受PEG?IFN治疗的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的预测因子。
NA是目前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核心药物。NA长期治疗可持续抑制HBV复制。2012年发表的一项长期研究显示,对初治患者,ETV?治疗4年,超过90%的患者HBV?DNA不可测,耐药发生比例仅为0.4%。TDF单药治疗3年,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HBV?DNA<400?copies/ml的患者比例分别为72%和87%,无奈药发生。多中心国际研究BE-LOW显示,ETV联合TDF与ETV单药相比,96周时在特定的患者(HBeAg阳性、且基线HBV?DNA≥108?IU/ml)可带来更显著的病毒载量降低。但ETV和TDF的获取和治疗费用限制了这两种药物的应用。
NA长期治疗还可显著抑制甚至逆转慢性乙肝并发症如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或进展。4006研究是最早证实NA治疗的组织学获益的研究。2012年发表的VIRGIL研究20个月随访数据显示,ETV治疗后HBV?DNA<80?IU/ml的患者发生肝脏失代偿、肝癌或死亡的风险降低71%。对一个接受TDF治疗5年的队列的随访显示,在348例患者中,87%组织学改善,51%的患者纤维化逆转。在98例基线时已有肝硬化的患者中,71%纤维化逆转且第5年时无肝硬化表现。
应注意的是,疗程、多药耐药等始总是乙肝抗病毒治疗尤其是NA需探讨的焦点问题。同时,目前还在研发新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抑制HBsAg释放、改善免疫调节、靶向纤维化机制、治疗性疫苗等方向。
HBV疫苗
HBV疫苗是第一种可预防性传播、慢性疾病及防止肿瘤的病毒疫苗。首个可有效预防HBV感染的疫苗(Heptavax-B)于1981年获批。随着重组DNA技术的发展,HBV疫苗已经由最初的质粒来源逐渐被重组疫苗代替,目前可生产重组HBV疫苗的有中国、比利时、古巴、法国等10余个国家。
HBV疫苗的普及为全球乙肝防止,尤其是降低HBV感染及后续的肝硬化和肝癌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HBV疫苗接种计划是世界范围内的首个HBV疫苗接种计划,1984年7月1日,**正式实施HBV疫苗计划,对母亲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新生儿进行接种,随后延伸至学龄前儿童、在校学生、青少年及成人。我国大陆地区在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并颁布了《全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方案》,200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2005年,我国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实现完全免费。
迄今全球有162个国家实施了全民HBV疫苗接种计划,10亿人次接受乙肝疫苗接种,全球HBV疫苗覆盖率约为75%。
东亚和非洲多个国家已多次报告了HBV疫苗带来的新发HBV感染和肝癌发生率的显著下降。中国2006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59岁一般人群HBsAg携带率由既往的9.75%显著降低至7.18%,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仅为0.96%。这标志着我国已经从肝炎高发地区降为中度流行地区。疫苗接种的远期获益也已显现,意大利、日本及我国**的数据显示,接受疫苗接种的队列发生肝癌的几率降低了75%。
癌变风险评估
HBV与肝癌的密切关系已被公认,但长期以来欠缺对HBV感染者进展为肝癌的风险简易可靠的评估方式。由中国**学者基于REVEAL研究的患者队列建立的REACH-B评分是根据慢性乙肝患者基线变量建立的肝癌风险评估模型,共有17个风险评分,根据性别、年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乙肝e抗原(HBeAg)状态和HBV?DNA病毒载量计算,最高为17分,REACH-B分值越低,肝细胞癌风险越低。
HBsAg水平的预测价值日益被认识和重视。**学者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以HBsAg水平为指标,将亚洲HBeAg阴性HBV感染者区分为高风险、中等风险、低风险和最低风险。HBsAg<1000?IU/ml且HBV?DNA和ALT低水平的HBeAg阴性HBV感染者被定义为最低风险患者。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