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咳嗽发热再激增,一张基层处方爆火了
近期,全国多地发热患者就诊量再度提高,尤其是儿童患者,有家长反映,孩子已经近一个多月没去上课了,甲流前脚刚好,后脚又感染了乙流,感冒发烧断断续续,一直好不利索,真是受不完的罪……
据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周报,目前虽然还是以甲型流感为主,但乙型流感的占比正在持续上升,全国范围内的检出率达35.5%。
面对甲流乙流轮番来攻,多地医院正在应对流感来袭。元旦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发热门诊量一度降到每天1500人次,现在又回升至日均2500人次的高位;杭州市儿童医院发热门诊的日均接诊量超过1000;浙江省余姚市妇幼保健院的夜间急诊能排到500号左右。除了城市,快手、抖音等短视频显示,山东、安徽、河南、四川等农村地区的卫生院、私人诊所前来打针吊水的儿童能排成上百米的长队。
“清开灵、炎琥宁、板蓝根、柴胡、穿心莲都是他们必备的,只要是中药制剂,那就能挣大钱,诊所必开,也别管中药注射液安不安全、过不过敏了!激素前2-3天也必用,患者追求症状学效果,你诊所医生要想混的下去,就得用,不然你医术就不高明,这是为何正规的内科医师干不过诊所的原因之一。”
近20万名医生惊呆了!
大三甲医生:不规范,风险大,能不能别这么开?
有的患者要求一天就得治好病
重庆一名三甲医院的呼吸内科医生非常不认同这张处方,但又表示无奈,她说道:“对于儿童患者,你搞火力全覆盖、范围打击那一套真的很危险!我先说,这张处方效果一定很好,激素、抗病毒、广谱抗生素都用上了,能不好吗?
但是激素和利巴韦林分量用的极大,溶液浓度用的不对,在以往的医疗事故中,克林霉素和利巴韦林由于浓度太高、滴速太快造成的猝死和过敏性休克比比皆是,这都是教训。
作为医生,哪怕一千个患者出现一例事故都是不能承受的,我绝不能接受激素、抗生素、抗病毒一起混用,在我眼里,这就是在乱搞。而且对儿童使用抗生素,我只会用窄谱抗生素精准打击,有的诊所医生竟然还开亚胺培南,这简直是作死。”
为了患者好,非必要不给患者开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患者能理解吗?四川一名医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请注意用药安全!
避免头孢曲松+地塞米松联合配伍!
避免儿童使用中药注射制剂!
在患者一味求效果、求立竿见影的现状下,可以想象,基层的不规范用药肯定很难改变,毕竟没效果就没患者。但笔者还是要劝诫基层医生多注意药物配伍的安全性,平时开处方要避免!
其次,应用头孢曲松期间饮酒或服含酒精药物时在个别病人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故在应用本品期间和以后数天内,应避免饮酒和服含酒精的药物。
地塞米松属高效、低毒的糖皮质激素,在与多种药物(如左氧氟沙星、葡萄糖酸钙等)混合输液时可产生浑浊、沉淀等化学物理反应。
地塞米松含两个烯键,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头孢曲松钠含有羧基,具有一定的氧化性。两者配伍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或聚合反应,带来理化性质的改变。
在统计分析了在 2007 年 1 月 1 日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期间,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头孢曲松钠与地塞米松同瓶配伍药物不良反应的数据,共计检索 2111 例,最终纳入 1289 例,其中严重报告 166 例(占 12.88%);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1275 例,占 98.91%)。
因此,头孢菌素与地塞米松同瓶配伍,存在理化性质改变的风险,进而降低药效和引起更多药物不良反应。同瓶配伍的地塞米松不足以完全预防头孢曲松钠的过敏反应。临床应避免将头孢菌素与地塞米松同瓶配伍给药,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另外,还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事情,请勿给儿童开具中药注射液的处方!!近期在一些给儿童的处方中频频出现中药注射液,其中不乏柴胡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事实上,因中药注射制剂所出的事故屡见不鲜,已被频频警告!
2015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中药注射制剂报告12.7万例次,严重报告9798例次(7.7%),从2018年开始,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就多次发布公告,先后要求柴胡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和鱼腥草注射液等多种中药制剂修订说明书,并强调对儿童、新生儿及婴幼儿应该做出慎用或禁用要求。
上文的处方中,在使用中药制剂的同时,也应用了多种抗过敏药物,就算因中药注射制剂导致过敏或出现了副作用,症状也可能会被掩盖,因此,接诊儿童时,对于不能明确效果和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制剂,请勿使用!
来 源 | 梅斯医学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爱医已获授权转载此文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