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肾内科诊疗知识 > 腹膜透析及其原理是什么?

腹膜透析及其原理是什么?

2018-04-17 10:33 阅读:4649 来源:危重病医学主治医生600问 作者:人***天 责任编辑:人间四月天
[导读] 腹膜透析( peritoneal dialysis,PD,以下简称腹透)自1923年由 Ganter首先用于临床以来,由于其操作简单,实用有效价格低廉,不必全身肝素化,不需特殊设备,不需专门训练人员和安全等许多优点,已成为治疗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某些药物中毒的有效措施。
腹膜透析( peritoneal dialysis,PD,以下简称腹透)自1923年由 Ganter首先用于临床以来,由于其操作简单,实用有效价格低廉,不必全身肝素化,不需特殊设备,不需专门训练人员和安全等许多优点,已成为治疗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某些药物中毒的有效措施。腹膜透析方法随透析液交换周期的不同,分为连续循环腹透(CCPD),间歇性腹透(IPD)和不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临床上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以CAPD使用最为广泛。
腹膜是具有透析功能的生物半透膜,不仅有良好的渗透和扩散作用,还有吸收和分泌功能。成人的腹膜面积为2.0~2.2m2较两侧肾脏的肾小球滤过总面积(约1.5m2)和一般的血液透析膜面积(0.8~1.0m2)为大。根据多南凡平衡原理,在半透膜两侧的溶质浓度不等时,则高浓度一侧的溶质,如其分子量较小,可通过半透膜,向低浓度的一侧弥散,水分子则向渗透压高的一侧渗透,最后达到半透膜两侧的平衡。大分子物质,如大分子蛋白,血细胞等,则不能通过。根据这种原理,将透析液灌入膜腔后,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如浓度高于透析液者,就会弥散入透析液内;而透析液中浓度高的物质,则可从透析液内进入组织液和血浆内;若透析液的渗透压高于血浆,则血浆中过多的水分便渗透至透析液内。因而作腹透时,通过向腹腔内反复灌入和放出透析液,可使潴留体内的代谢产物得到清除,水和电解质得到平衡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腹透过程中,溶质通过弥散和超滤进行运转
(1)弥散是溶质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的运动,是腹膜清除废物的主要机制。腹透是弥散作用在腹膜表面毛细血管内血流与腹腔内腹透液之间进行。腹透液与血液之间的浓度梯度,溶质分子量及腹膜阻力影响弥散的效率。
(2)超滤是液体在压力梯度作用下通过半透膜的运动。超滤是水分和可渗透性溶质一起通过腹膜。超滤作用由透析液与血液之间渗透压梯度决定,是透析清除水分的重要机理。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