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药资讯 > 新技术让糖尿病人不用忌口

新技术让糖尿病人不用忌口

2012-04-17 10:16 阅读:1203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申琼鹤
[导读] 吃饭被长肉,脂肪被超标,血糖被升高因饮食不当导致的都市病将有望被终结。日前记者在缓释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讨会上获悉,我国研究人员在降糖食品研发领域取得突破,一种能够延长食物吸收周期从而规避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上升风险的食品缓释技术,在我国

    吃饭“被长肉”,脂肪“被超标”,血糖“被升高”……因饮食不当导致的都市病将有望“被终结”。日前记者在“缓释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讨会上获悉,我国研究人员在降糖食品研发领域取得突破,一种能够延长食物吸收周期从而规避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上升风险的食品缓释技术,在我国研制成功并完成临床试验。

    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向红丁指出,大概是三四十年前,中国人主要以粮食为主,但那时候糖尿病人却不多。现在粮食吃得少了,糖尿病人反而却多了,所以,吃粮食不是主要问题,问题是要吃好粮食,合适地吃粮食。“我们要吃粮食,又怕吃了粮食以后血糖特别高,就需要解决吃粮食而不造成血糖高的一种办法。”

    向红丁介绍说,在糖尿病患者中,升糖作用明显的精米精面等含淀粉的食品,有可能造成血糖波动的风险和胰岛素负担超标,因此延缓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速度、减少餐后出现血糖高峰值,是现在食品研发技术新领域之一。

    从1999年开始,由向红丁领衔的课题组经过10年攻关,将以前用于药品中的包埋技术,运用到食品领域中。

    记者了解到,缓释技术也叫固定化生物技术,应用一种特殊的“淀粉载体网络固化”食品,利用包埋技术固定化淀粉,通过淀粉载体网络固化技术,使食物中淀粉与酶之间产生一个天然食物暂时间隔,阻止了酶与肠淀粉的快速接触,从而使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速度延迟,使得葡萄糖吸收进入血液也延迟,血糖攀升速度减慢,减少餐后血糖高峰值的出现。

    “这一技术是使粮食中淀粉消化速度减慢(葡萄糖释放慢),创新应用于糖尿病人的饮食主食,在吃饱、吃好的基础上,能平稳血糖的新方法。”向红丁透露,糖尿病人吃了以后,能量可以缓慢、有规律且持久地释放。能量缓慢释放,意味着不会让血糖迅速升高,产生餐后高血糖峰值,缓慢释放的能量又可以保持充沛精力并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据了解,人体正常的食物分解过程大约维持两个多小时,对淀粉吸收过快过量,很容易导致对脂肪、糖分的过度摄取和沉淀,当身体代谢能力下降时,就会导致“富贵病”。

    “统计显示,从目前都市人的平均饮食结构来看,人均无效食物摄取量高达50%,这些都是导致肥胖、三高等问题的根源。”北京方源本草生物科技研究所周晓玲女士告诉记者,缓释食品极大延长了食物吸收的周期,让食物缓慢分解,从而实现均衡营养、靶向供给、持续转化、充分吸收。不但提高了食物吸收效率,更重要的是有效规避了饮食不当导致的多种慢性疾病。

    周晓玲指出:“人们在营养摄取方面经常存在许多误区。”很多人都误以为能快速吸收、容易消化的食品是最理想的,但这恰恰是造成人体代谢负担过重使人们过量堆积养分的根源。人体对养分的摄取速度同样也是需要均衡的,中医倡导“少吃多餐、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就是为了使人体能尽量分散地摄取养分,避免亢余吸收。但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快,往往都是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迅速摄入大量养分,然后维持长时间的活动,这才导致了在短时间内过量吸收亢余养分、而时间久了却又缺乏能量和养分维持身体需求的问题。

    目前,北京方源本草生物科技研究所首批研发并成功推出了系列糖尿病缓释食品,成为国家星火计划推广项目。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