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互联网医院评判标准:空中楼阁还是以患者为中心?

互联网医院评判标准:空中楼阁还是以患者为中心?

2016-11-17 20:19 阅读:1171 来源:亿欧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在2016年11月15日,腾讯研究院与动脉网蛋壳研究院联合发布了《2016中国互联网医院**》(以下简称**),**从互联网医院爆发现状、原因、成熟度指标评价、新技术理论及发展趋势等角度阐述当前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的全景,为相关行业创新创业者、为国家政策方向提供了重要信息参考。
  在2016年11月15日,腾讯研究院与动脉网蛋壳研究院联合发布了《2016中国互联网医院**》(以下简称**),**从互联网医院爆发现状、原因、成熟度指标评价、新技术理论及发展趋势等角度阐述当前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的全景,为相关行业创新创业者、为国家政策方向提供了重要信息参考。

  但是,笔者看完,不禁产生两点疑问:

  1. **自我提出互联网医院成熟度评价指标,自我制定评判标准,这个标准的依据在哪里?指标没有一个站在患者角度,这样评价出来的结果再美而成为空中楼阁,又有何用?

  2. **最后提出的互联网医院三大趋势早在2015年就有一模一样的论调出来,这个是从哪里来而没有任何备注?

  笔者试图联系上动脉网蛋壳研究院的相关人士,得到的回复如下:

  1. 针对第一个问题,目前互联网医院没有标准,所以我们是通过回归医疗本质,诊疗服务**,医疗资源配置,医药险全环节三大纬度提出的互联网医院进化之路而做的思考。主要通过公开显示的服务信息来看,根据当前主要的实践披露,来进行的打分。每一家互联网医院都按照各个指标维度检索对应了相应的服务内容后进行的打星。

  2. 针对第二个问题,是着眼于当前互联网医院现状及政策环境,采访了运营互联网医院的几位业内人士,综合比较得出,应该是需要标注,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采访完全,针对这个问题,以后我们会尽量完善!

  对方给予的回复让笔者深深体会到对当前互联网医疗行业深层次的忧虑,**仅仅以新理念、新概念,新技术思维来评价互联网医院的成熟度,会造成从业者激进而忘记停下脚步做好当前服务。比如说,在当前的政策医疗环境中,实际情况是医疗大数据都没整理好,何谈大数据连接?医生自由执业还没放开,何谈自由连接医生?网售处方药处于禁止状态,何谈互联网医疗与医药连接?

  当然,当前业内对于互联网医院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但是**仅以理论研究为基础提出的医疗服务、医疗资质、连接广度、连接深度、连接维度这五个评价指标来评价互联网医院,居然没有一个站在患者的角度,也没有一个指标反映出互联网医院取得的实际成效,这样的评价体系是否完整,以偏概全了呢?如果互联网医院建设得再漂亮而不接地气,但是不能解决老百姓看病就医的难题,好多美好的功能老百姓用不上,使用率低下,成为美丽的空中楼阁,想必也没有多大意义。

  在2016年11月1日动脉网的一篇报道《微医创始人廖杰远:重新定义中国互联网医院》,其中廖杰远阐述了互联网医院建设的“3+3”要素,提出互联网医院建设有三个必备条件:必须具备线上线下闭链服务能力;必须具备大规模数据连接能力;必须能够支持医患用户大规模并发。可以说这为中国的互联网医院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标准参考,但是**第六章内容“3+3”理论与其惊人地相似,同时看到互联网医院成熟度评价指标的思考来源其实也是蕴含在这“3+3”理论中, 这也难免让人质疑,一家之言何以作为整个互联网医院的评判标准。

  最后关于互联网医院的三大趋势,其实在2015年11月的“2015中国管理?全球论坛”医疗分论坛就提出了一模一样的论调,不知道研究机构是采访运营互联网医院的哪几位业内人士,怎么综合比较得出的结论。笔者还是希望行业研究永远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去思考行业的发展,有自己***的观点呈现出来。

  回到互联网医院评判标准上来,当前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发展也是在不断的探索之中,我们一定要结合当前的医疗实际,站在患者的角度,时刻记住发展互联网医疗的初衷: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老百姓医疗需求。当然,也必须知道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性,快速变化,快速迭代,顺应社会发展,顺应老百姓需求,快速完善,找到互联网医院最合适的发展路径,以患者为中心,只有当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不能以空中楼阁建设标准来妄自评判互联网医院成熟度。

  在**关于互联网医院的总排名结果中,以广东网络医院和上海长海移动互联网医院为例。据公开资料显示,广东省网络医院在2014年10月25日正式启用半年的成绩为:日接诊患者超过500人次,复诊率为30%,患者满意度为100%.而上海长海移动互联网医院在2016年7月20日正式上线以来,不到4个月的时间内,用户关注数超10万,*次数超5万。孰好孰坏亦不能以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评判。

  笔者认为,存在不一定适合。在目前医疗体制之下,基于医生自由执业政策未全面放开,落地实施难,医生自由执业成为社会伪命题,医院仍然是医疗资源的主要占有者和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患者首次就诊还是选择可靠的大中型实体医院的实际,目前绝大多数互联网医疗企业还无法脱离医院独自提供医疗健康服务,从本质上说还是通过移动互联网搭建入口消瘦医疗资源,这就要求现阶段的互联网医院建设必须以医院为主体,构建满足患者基本医疗需求的互联网医疗平台,随需求与环境而变,快速应对迭代。

  注:以上观点系个人观点,不代表个人单位观点赞同或支持,也不针对任何公司及个人,同时欢迎业内人士交流。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