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奋战了八年的"反医闹斗士"有话说

奋战了八年的"反医闹斗士"有话说

2015-11-17 19:25 阅读:1070 来源:华医网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导语:杨亚清,可能是最了解基层医闹的人。 与医闹鏖战8年 杨亚清是一名基层医生,从医27年农工党民主人士的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医院内部保卫小组组长。 所谓内部保卫小组,是尤其所在医院身强体健的医生、护士及后勤人员组成,现有160余人。主要职责是为了保

    导语:杨亚清,可能是最了解基层医闹的人。

    与医闹鏖战8年


    杨亚清是一名基层医生,从医27年农工党民主人士的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医院内部保卫小组组长。

    所谓“内部保卫小组”,是尤其所在医院身强体健的医生、护士及后勤人员组成,现有160余人。主要职责是为了保护本院医生、护士的人身安全,防止医疗**引起的医暴。

    杨亚清所在的医院,内部保卫小组已经成立了十多年,而他也已做了8年的组长。平时除了正常上班,他们还会有演练学习。一旦有问题发生,就会自发团结起来捍卫医生护士的合法权益、保证他们人身安全。

    八年内保组组长的经历,让杨亚清亲眼见识过大大小小的无数次医闹、医暴**。亲身经历过长达七天七夜的医闹,“我们大部分内保人员就在医院待着不回家。”最严重的一次亲眼见过院长被医闹逼到跳楼。

    因此,对于新送审的《医疗**预防与处理条例(送审稿)》中一些细节,杨亚清觉得十分有必要说说他个人的看法。

    第二十六条,医院不是执法机构,能拿医闹怎么样呢?

    医闹将尸体陈列在医院甚至院长办公室,《医疗**预防与处理条例(送审稿)》原文规定要“由医疗机构按照规定进行处理。”杨亚清认为这不合理:“既然已经成为了医疗**,那就存在医闹的问题。作为医生,法律并没有赋予我们的权力去处理这样的问题。

    医院当然可以协助配合支持**机关,但公共安全事务理应由执法机关来执行和处理。若由医疗机构来处理,不仅力度小,且易引发二次冲突。”事实上,根据他的经验,大量医患矛盾冲突都是由二次**引起的,且会给双方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比单纯的在医院停尸、摆花圈等更为严重和过激。由**机关来执法处理可以有效的缓解医患矛盾冲突的升级,避免更大的双方损失。

    关于用词,“尸检”十分**患方的神经,可否温和一点?

    “入土为安。”是中国的传统。根据杨亚清的经验,“尸检”一词会严重**家属,每每提及往往招致强烈、极端的反应:“矛盾已经化解,准备按照正常途径处理的时候,一提”尸检“一词,家属就拍桌子、砸椅子,冲突各种升级。”进一步程序都走不下去,那**如何解决?

    几千年的传统,尤其在基层地区。“人死为大,入土为安”的观点深入人心、根深蒂固。尸检时在死者身上动刀子,拿走各种器官是患者家属很难接受的。这在基层,往往被认为是医疗机构对患者家属、家族一种侮辱,对人性的一种不尊重。

    “如果换个词呢?比如‘医学病理解剖 ’?在与患方就**进行交流的时候不提尸检,就叫科学的病理解剖,目的是搞清楚病人的死因,这会让家属更容易接受。”这其实就是措辞人性化的问题,就好比我们会把“犯人”称为“犯罪嫌疑人”是同一个道理。

    关于6000-8000元的尸检费用,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在医闹**的时候,患方家属非常不愿意先出这一笔钱。


    尸检费用一般为6000-8000元,患方家属认为一旦败诉,损失更大。先不说收费是否合理,在因为**而争吵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患者家属哪怕一分钱都是不想出的。“我们每次谈判,一提到尸检费用的时候就谈崩了。患方家属本来就是来找医院要赔偿的,反而要他们自己出钱做尸检,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这种情况杨亚清了解的太多了。

    国家卫计委每年在缓解医患矛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尸检费用是由卫计委承担,指定医学科研机构或是医科大学来执行呢?

    首先给人一种想搞清楚问题的诚意,从另个层面,这有助于我国医学的进步。杨亚清认为:“很多科研机构和大学缺乏少见的病理标本,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缺少病理标本用于临床研究,势必拖慢医学进步的速度。”

    如果由卫计委出面处理尸检,并在取标本的时候把病例公开,主动建议有争执的患方更多的去做医学病理解剖,这对缓解医患矛盾及社会人文医学的发展都是有莫大好处的。“相对于卫生医疗系统来说,患方毕竟是弱势群体,应该给予相应的人性关怀和处理问题的办法。在避免肢体冲突的同时,还能推动医疗的发展,既要保护医护工作者合法权利,也要保护患方家属的合法权利。”杨亚清说。

    请放低身段

    在杨亚清看来,很多时候医疗**只是细节问题:“为什么有时候医疗机构临床一线为了几块钱都能引起争执?除去基层病人的经济条件外,还有在处理细节上不够人性化。相关部门在设计名词解释和法律解释时尽量的能够放低身段,与其站在同一个层面思考问题,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