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神经内科医学进展 > 警惕:输血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警惕:输血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2015-08-17 15:46 阅读:1803 来源:丁香园 责任编辑:李思民
[导读] 输血后发生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病例报道目前只有 3 例。近日,纽约州立大学神经病学中心 Karanbir 教授在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 杂志上,报道了另外一例因输血继发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病例。

    输血后发生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病例报道目前只有 3 例。近日,纽约州立大学神经病学中心 Karanbir 教授在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 杂志上,报道了另外一例因输血继发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病例。

    患者女性,36 岁,因月经过多致疲乏、呼吸急促就诊于急诊科时,血红蛋白仅为 1.7 g/dL,盆腔超声提示:子宫肌瘤。在 15 个小时内,输注 4 个单位的红细胞治疗,2 天后患者出现枕部头痛,CT 检查未发现异常。3 天后,复查血红蛋白为 8.8 g/dL。

    6 天后因一过性视物模糊、昏迷、持续性头痛再次就诊,神经系统体查无异常,就诊期间发生一次强直痉挛癫痫发作,持续约 2 min,头颅 MRI 表现符合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脑脊液化验正常。

    图 1. FLAIR 相见双侧皮层及皮层下白质高信号改变

    入院时最高血压为 160/91 mmHg,入院后患者意识障碍程度逐渐加深,再次行脑电图,表现为非惊厥性癫痫发作,给予负荷剂量的左乙拉西坦和**治疗后,脑部 MRI 见双侧额叶、顶叶和枕叶高信号病变。

    治疗一周后,患者意识逐渐恢复,后期的脑部 MRI 表现亦符合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图 2. 意识加深后,FLAIR 相见新出现高信号改变区域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脑血管自我调节功能障碍是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发生的可能病理学机制。事实上,这例患者的致病危险因素只有输血史。

    目前已报道的输血后发生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患者,均为患有长期贫血症的患者,而在急性贫血患者输血后,并无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病例报道。

    Karanbir 教授认为,短时间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的快速上升,增加了血液的粘稠度,导致血管缺氧舒张功能丧失,引起血管阻力增加,继发了血管内皮受损和脑毛细血管外渗,最终发生了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因此,对于慢性贫血患者,尤其是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在重度贫血纠正的过程中,应该控制血红蛋白上升的速度,以防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