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基层医院药品零差率陷入困局:没钱

基层医院药品零差率陷入困局:没钱

2015-07-17 09:50 阅读:766 来源:健康界 责任编辑:李思民
[导读] **财政补贴不到位,正成为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不可逾越的鸿沟。

    日前,豫北一省级贫困县出现怪相:公立医疗机构拒绝零售药品,许多常用药品也一直短缺,部分住院病人必须到大街药店购买使用。百姓不解,纷纷抱怨:国家的药品“零加价”政策去哪里了?

    了解内情的人知道,其实医院也自有苦衷,药占比与“零加价”带来压力与“亏损”让他们运营困难而使用了这种**药品消瘦手段。其中,财政对“零加价”补贴不到位是导致这一怪状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有院长透露,该县财政“零加价”补贴只按有关标准支付20%,今年上半年“零加价”补贴至今不到账,他们找有关领导咨询,结果让他们大失所望并添加几份不安:**财政无力,不能足额补贴,医院是**办医,需为**分忧;**对院长有任免权。于是院长们为保自身开始在减少药品消瘦上上做文章,于是出现缺药少药,不卖零售药现象。

    该县一县级医院药械科负责人透露,为减少“零加价”“损失”,该院除了降低减少高价药品、辅助药品采购量外,还要求医生的处方量不得超过三日,每日药品消费控制在10元以内,一律不得零售药品;医院还为此将药占比与科室及个人奖金直接挂钩,根据科室业务不同,制定了20%—30%的药占比考核指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扣除1000元奖金。

    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异常医疗行为,如让住院病人或家属到大街药店购买高价必需药品,减少药品消瘦量;但药店因此抬高部分药品价格从中牟利,而百姓患者不能使用“零加价”药品,反而加重了看病负担。

    据了解,该县级医院今年上半年药品采购量与消瘦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5%和20%,上架药品减少40余种,而住院人均消费3990元,上升21%,门诊处方减少12%,住院增加12%。

    也有院长介绍拒绝门诊药品零售,是因为实行“零加价”后部分药品价格下降幅度较大,甚至低于药店药品进购价,这些药品成了药店的进货对象,如果不予严格把关,公立医疗机构药品消瘦激增,但财政补贴不到位,医院就陷入困境,即便是补贴到位,也远不能抵充药品购销及药房工作人员经费和其他相关开支。**财政支付不到位,实际上药品“零加价”已成为抑制或制约公立医疗机构运营的藩篱。该县医保办的数字显示,上半年全县公立医疗机构药品消瘦量近5000万元,按4:4:2补贴方案(中央、省市、县)县财政需补贴150万元,但按**自己的承诺,30万的补贴仍未见踪影。

    新医改降低减少医疗消费,首先瞄准的是药品,**先后***措施控制药品消费,首先从采购下手,实行集中招标、二次议价、谈判等,但效果并不理想,于是从医院“开刀”,先是狠压药占比,然后干脆直接“零加价”消瘦,企望以此达到缓解“看病贵”目的。在实际操作中,**为了保证自己的医疗机构能继续正常运营,于是***“零加价”补贴政策,但由于管理机制体制存在弊端,“零加价”补贴继续使公立医疗机构成为**包袱,于是**利用管办不分对公立医疗机构施压,减少(或不负担)“零加价”补贴,以任免手段强制接受,于是医疗机构为了自身的运营而肆意狠压药占比,使公立医疗机构“零加价”变成药店“另加价”,百姓患者得不到“零加价”利好,继续忍受看病贵。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药品价格理应由市场作主导,**行政手段只能对特殊时期、特殊阶段个别异常药品市场价格进行指导与制约;但实行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零加价”消瘦,同时又严格控制药占比,这实际上是**用自己占垄断地位的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购销来控制市场价格,其背后的支撑就是“零加价”补贴,而现实中,许多地方**财政补贴不力不足,不到位,加上管办不分制约,公立医疗机构只有狠压药占比,减少甚至制止合理的药品零售,而让百姓患者购买药店“另加价”药品,这自然成为异常中的正常现象。

    因此,要想让百姓真正享受到国家的“零加价”惠民政策,**财政就必须无条件按时、按量、足额支付医疗机构的“零加价”补贴,否则,“零加价”对老百姓有害无益;如果这样,不如取消药品“零加价”,让市场主导、决定、调节药品价格,这对医药、医院和病人均有利,都能享有享受公平合理的竞争效益,以合情合理手段来缓解看病贵。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