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昆明市卫计委正式启动执业医师进社区服务工作, 据了解,该项工作目的是为了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服务社区卫生,提升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缓解群众看病难。
昆明媒体报道,该项工作具体要求为:
昆明市市级医疗卫生单位(含市级公立医院、市级公共卫生单位及昆明市卫生计生委审批的民营医院)具有执业医师、主治医师资格人员每周须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不少于半天,全年不少于60天次;
具有副主任医师资格人员每两周须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不少于半天,全年不少于30天次,并作为申报相关资格考试或申报职称评审的必备依据;
具有主任医师资格人员每月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不少于半天,全年不少于12天次。
昆明市卫计委规定,以上各类医师在进社区服务工作中不得离岗,对擅自离岗者,第一次查实,给予警告;第二次发现,通报批评,并通报单位;第三次发现,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对情节严重者,采取更严厉处罚措施。
为了强基层,昆明市卫计委这样的举措也是拼了。然而细数下来,昆明市卫计委的做法并不独特,全国各地为了让大医院医生支援基层医疗,想出的招数也是五花八门。不信你看——
2007年,江苏省卫生主管部门对城市晋升主治、副高职称的医生“下基层”严格把关,对通过职称评审者“下基层”的经历均要进行复核,对“下基层”经历为零或“注水”者将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2013年,浙江省卫生厅下发了《关于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人员到基层实践服务的实施意见》,安排2010年以来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到基层实践服务2年;
2014年,北京市卫生局规定,城市医生必须到基层卫生单位累计工作服务1年,或到83个边远山区半山区的乡镇基层卫生单位累计工作服务8个月,才能申报晋升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职称;
……
事实上,基层医疗的焦虑并非国内仅有,全球很多国家都有这类困惑。那么他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以加拿大为例,他们在对基层医疗上的举措,或许能给如何解决国内基层医疗薄弱的现实一些启示。
》加拿大**采取经济杠杆,干同样的活,农村医师比城市医师的收入要高得多。
》而且,加拿大有定向培养的去农村当医生的医学院,医学院的各个方面及其教学培训标准跟其他加拿大医学院没有区别,也是一样的严格。
》由于农村行医的特殊性,一般需要全科医师更多面化,技术全面,从接生到小手术都要学习,课程也更倾向于培养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实际上,进入农村模式的毕业生一般要求更高。
因此,基于加拿大医学院和住院医师培训的均质性,加上政策对边远农村的倾斜,加拿大农村医师不但不比城市医师水平差,相反一般来说技术更全面,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着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而对比国内的现状,首先医生水平不均质化,合格医生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一些地方的基层医生,只需有助理执业医师***即可上岗。医生水平差异明显,百姓看病首选不在基层倒也并不意外。
对于病人来说,基层医生的水平缺乏吸引力,而对于医生来说,到基层工作的回报,也远达不到预期水平,国内基层医生的收入远低于大医院里的同行——数据显示,2012年,上海市社区医院医生的平均收入还不到市级医院医生收入的一半。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