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美国医生吐槽:电子处方与官司

美国医生吐槽:电子处方与官司

2015-02-17 22:30 阅读:993 来源:丁香园 作者:学**涯 责任编辑:学海无涯
[导读] 现在电子处方已经成为许多医生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但在电子处方的过程中存在一个问题,这会导致医生和病人之间产生严重问题,甚至会导致病人诉讼医生**。

    现在电子处方已经成为许多医生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但在电子处方的过程中存在一个问题,这会导致医生和病人之间产生严重问题,甚至会导致病人诉讼医生**。

    Suresc**ts 是美国国内最大的电子处方网络,根据其数据 2013 年 58% 的处方以电子处方递交。电子处方是非常有意义的需求,因此其使用会持续增长。电子处方为处方提供者、病人和健康产业带来了无可比拟的利益,例如纽约州要求 2015 年 3 月 27 日前全部实现电子处方。

    但是电子处方有一个薄弱环节,就是新药临床应用常被延期,医生也不能得到最新的药物信息,包括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药物过敏。

    药典是药物信息分类,是电子处方的基础。药典市场主要有 4 个**商:First Data,、Medi-Span,、Elsevier 和 Cerner Multum.药典包括药物产品信息、剂量剂型、包装甚至病人教育材料。

    另外药典包括药物相互作用信息、临床参考文献和各种警告信息。美国 FDA 负责维护国家药物代码(NDC),NDC 包括美国境内所有人使用的所有药物。NDC 码是电子处方中使用的产品编码。

    这个薄弱环节就是新药获 FDA 批准、公开发表新药信息、更新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过敏、上述信息在记录电子处方特征的电子健康记录系统(EHRs)中可查询之间,延迟达 6 个月之久。

    药典发布者在他们收到相关信息后会立即将其公布,但药典需分送至 EHR **商,再经其将最新信息分送到 EHR 消费者手中。EHR **商获得信息常常是每月或是每季度一次,而 EHR 使用者获得信息则依赖云服务更新到下载更新所需的时间。有时药典更新只能用于局部 EHR.

    病人可能面临的问题

    问题并不是学术问题,医生不能使用 EHRs 的电子处方特征开具不在药典上的药物,因为没有 NDC 码,药物就不能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电子处方获取。

    另外决定医生处方决定的信息,如相互作用检测,可能是 6 个月前的信息。例如一种新的治疗若尚未进入药典,那么这种治疗选择就不能通过电子处方开具。这为健康医疗机构带来极**烦,因为纽约州要求 2015 年 3 月 27 日后需要使用电子处方开具所有药物。

    药典的薄弱被最近由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提出的规章制定进一步加重。2015 版电子健康记录合格标准,公布了新的时间表和新的合格标准以满足公众电子病历推广计划的 3 期需要,其中包括改变追踪使用者对电子处方警告的反应,这些警告包括合格的 EHRs 中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过敏检测。

    这是一个严重的有关病人安全的主题,因为医生的尽职与治疗受那些已长达 6 个月的信息的影响,导致医生不能正确处方或处方新的治疗。

    病人的安全是 EHRs 的主要目标,EHRs 受公众电子病历推广计划、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机构和以病人为中心的专业实践的安全标准、医生质量报告系统和长期持续生长率等影响。从医生的观点,电子处方质量和病人安全主题与正在使用的药典有关。

    当电子处方成为必需时,认为药典延迟更新(30 天延迟)是“好事”听起来根本没道理,医生认为他们从 EHR 获取的信息是精确而及时的,确实大多数医生不知道正在使用药典的更新延迟。

    你能做什么呢?

    药典是 EHR 设计与管理中的一个严重瑕疵,证实其缺少敏感性或缺少**的理解,证实 EHR 产业存在明显而严重的病人安全方面的问题。目前在 HIPAA 的安全与职业标准要求下,是医生们在负责维护病人医疗记录的完整。但如果处方基础信息不是最新的药物信息时,医生们又如何维护这种完整性呢?

    这不是医生所能解决的问题,但医生们又不得不面对与处理的问题。为了阐明最终可能落在医生头上的风险,实践中就需与 EHR **商接触了解目前正在使用的药典是什么时候更新的。另外医生应当讨论**商们应做些什么以减少药物更新的滞后时间。同各种管理机构接触也是有意义的,以强调这一问题缺陷可能导致的严重问题,但有一些可通过 EHR 软件**商提议解决。

    所以健康从业者易受到是否尽职与可靠性的申诉,潜在导致病人无法接受到最新治疗和药物选择。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