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全国首例“医闹案”宣判的警示

全国首例“医闹案”宣判的警示

2014-12-17 16:22 阅读:1559 来源:健康界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患方家属天价索赔未果后持续围堵医疗机构致其无**常开诊、医生不敢上班。深圳市沙井街道永安门诊部及当事医生一纸诉状将患方告上法庭。记者15日获悉,日前,宝安区人民**作出国内第一例判决:患方医闹侵权行为成立,需赔偿门诊部经济损失及向当事医生赔

    患方家属天价索赔未果后持续围堵医疗机构致其无**常开诊、医生不敢上班。深圳市沙井街道永安门诊部及当事医生一纸诉状将患方告上法庭。记者15日获悉,日前,宝安区人民**作出国内第一例判决:患方医闹侵权行为成立,需赔偿门诊部经济损失及向当事医生赔礼道歉。

    随着法官手中的法槌落下,患者家属不但没有拿到事前主张的300万元巨额赔偿,反而被**以医闹侵权违法为名,判决其需赔偿门诊部经济损失及向当事医生赔礼道歉。这起“医闹”事件在法律上已经尘埃落定,当事医疗机构和医生也长舒了一口气。但是在我看来,这起被媒体称之为全国首例“医闹侵权违法”案件的宣判,不管是从现实角度还是法律角度,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不管对于患者还是医疗机构、医护人员,都有重要的警示价值。
 


    我们先来假设一下,如果当事医疗机构和医生不是拿着法医鉴定中心出具的鉴定书,拿起法律***为自己**,而是和对方协商“私了”,结果会是怎么样呢?“私了”的过程可能有两种,但结局却只有一个:一是医院满足患者家属的要求,做出天价赔偿,息事宁人;二是医院不满足患者家属的赔偿要求,然后患者家属继续闹,三番五次之后,最终双方达成妥协,协商出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赔偿数额,做出赔偿,结束纷争。

    实际上,近年来国内的绝大多数医闹事件,最终都是这么解决的。这不但进一步助长了医闹之风,让医闹现象愈演愈烈,而且严重损害了医疗机构和当事医生的权益和名誉,让公众真的以为错在医院和医生,客观上也进一步加剧了本就紧张的医患关系。所以全国首例“医闹案”宣判的第一个警示,就是医疗机构和当事医生不应改为了所谓的“负面影响”而对医闹采取纵容的态度,而应该积极拿起法律***,依靠客观真实的医学鉴定维护自身的权益。

    2014年4月,最高法、最高检、**部、司法部、国家卫计委联合公布《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规定了6种需要严惩的“医闹行为”,根本目的就是严厉打击“医闹现象”,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但现实中多数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却寄希望于“私了”以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终却助长了医闹行径。这无疑是值得汲取的教训。

    与此同时,根据现行法律,医患**中尸体检验的主动权掌握在患方,患方家属如果不认可,就无法启动尸检和医疗损害鉴定工作,更无法明辨是否、厘清责任。这也正是很多“医闹”拒绝尸体鉴定,而只是一味要钱的原因所在。因此有专家建议,对发生医疗**的死亡事件,应该通过立法的形式强制启动尸检和医疗责任鉴定,维护医疗机构平等权利。这也是全国首例“医闹案”宣判带给我们的启示之一。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