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王辰院士: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王辰院士: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2014-12-17 16:12 阅读:1170 来源:健康界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我国的临床医学研究,资源丰富,但却涉猎粗浅、观念落后,同时成果又最实用、需求最急迫。近日,在第五届重大疾病防止科技创新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在题为《我国临床医学研究体系与能力建设》的报告中提出,临床研究是医生的天

    “我国的临床医学研究,资源丰富,但却涉猎粗浅、观念落后,同时成果又最实用、需求最急迫。”近日,在“第五届重大疾病防止科技创新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在题为《我国临床医学研究体系与能力建设》的报告中提出,临床研究是医生的天职天命。

    目前社会上有种偏见,认为医生可以不作研究,甚至有人将医生与研究割裂开来。但在王辰看来,医生注定就是研究者。
 


    “医生的学识与技能来源,有直接经验和知识,也有间接经验和知识。直接的经验与知识,既有医疗实践,需要医生在‘摸爬滚打’中积累经验;也要源于医疗实践,发现诊疗与预防规律、发明技术。”王辰说,“研究,主要是临床研究,是一种高级的直接经验获取方式。”

    王辰把医生分成三个类别:医匠、医师、医帅。“只有从事研究工作,医生才能成其圆满,才能创造先进技术,才能把握、主宰医学的发展,成长为医帅。无研究,无以造就好医生。只有从事研究工作,科室、医院才能成为先进。”

    王辰认为,行医的过程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是临床与研究的高度统一。而研究有多种,医生可以不作基础研究,但不能不作临床研究。研究需要总结,以论文形式表述发现、揭示规律。医生作为知识分子,必然担负知识创造的责任。

    “但目前却出现了‘中国式的扭曲’。论文的数量等于钞票的张数,论文的影响因子决定了钞票的面值。”王辰说,国内对论文的认知出现了偏颇,我们对SCI论文,既不用鞭挞,也不要盲目尊崇。

    要成为杰出的“大医生”,需要不断学习,积累诊疗实践,加强临床修炼,强化人文素养。“要积极开展临床研究,创造新的知识、观念、理论、技术、方法,研究者才能成为医学的引领者、先驱者。”王辰说。

    王辰认为,我国的疾病谱急剧变化,亟待形成科学适宜的防止模式。因此加强临床研究需求急迫,临床医学研究体系与能力建设将会从根本上提升中国的医疗卫生水平。

    “研究是医生从医匠向医帅转化的必由之路,临床医生都应是研究者。”王辰认为,应在此前提下,着力于人才队伍建设,着意于打造专业化的临床研究队伍和专业化的数据信息、医学统计、生物标本库管理、物流后勤队伍,改变***作坊式、游击队式研究现状。

    在王辰看来,发展我国的临床研究,要打造专业化临床研究平台,建设成规模的临床基地、规范的临床生物标本库、专业化的临床数据库等,同时加强院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网络等协同体系建设,加强顶层政策引导。“前提是观念,关键是人才,依托是项目,支撑靠IT,运营靠平台,开放靠协同,引导靠政策。”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