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海外医声:急诊科医生也要学会倾听患者

海外医声:急诊科医生也要学会倾听患者

2014-12-17 16:07 阅读:1292 来源:健康界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Leane Wen,医学博士,出身于中国上海,在哈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住院训练,后又接受专科训练于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和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目前是乔治华盛顿大学附属医院ER的一名主治医生、人文研究中心的主管。她得作品有When Doctors Don

    Leane Wen,医学博士,出身于中国上海,在哈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住院训练,后又接受专科训练于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和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目前是乔治华盛顿大学附属医院ER的一名主治医生、人文研究中心的主管。她得作品有“When Doctors Don't Listen: How to Avoid Misdiagnoses and Unnecessary Care,”并且是Who's My Doctor(一个鼓励医疗透明化治疗的Program)的创办人。本文按Leana Wen发表于**(National Public Radio)翻译。

    当人们知道我是一名急诊科医生时,通常会问:“你曾经经历过的最记忆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因为电视节目常常播放一些关于急诊科医生与护士抢救病人于垂死边缘的英雄行为,也有一些关于急诊科滥用医疗资源或过度医疗报道。

    对于这些我也有所了解,但是那并不代表整个急诊工作的全部,而且也没有描绘出我急诊工作的关键内容。那么,让我来谈谈我在急诊诊疗过的一些病人吧。
 


    一个中年女性诉胃痛,她告诉我她有胃痛好些年头了。并且她告诉我,为什么她今天要来这里,并且开始哭泣。因为她失去了工作,被她儿子疏远,她的妹妹一个月前去世了。她告诉我,她正考虑用她丈夫的*****。

    一个18岁的女性带着她10岁的弟弟过来看病,她的弟弟正遭受着咳嗽和哮喘。然而在我和她弟弟面前她却仍想要抽烟,她说,她们全家上下均喜欢抽烟,并且她们居住于车辆过往频繁的大马路旁。她弟弟打开双肩包里面的空的药盒与空的治疗哮喘的喷剂瓶给我看,我也看到他的午餐就是半盒条特乐滋(Twizzlers)、两袋薯条、一大瓶碳酸饮料。

    护理人员用轮椅推进来一位用毯子裹着的67岁老年男性,他的血压非常高,他妻子、他的个人医生和护士均非常担心他会突发心脏病。但是从他的心电图、胸片、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看均正常,我问他服药史和饮酒史,他说他是一个酒精依赖者,并且每天用**来使自己放松。并且,他曾经也想过放弃依赖这些,但是由于他没有发生过心脏疾病,所以就没有继续坚持。

    两个大约30岁左右的青年女性,一个女性意识已经丧失,我们推她进入CT室,发现她的颅内已经出血,她的母亲告诉我她已经头痛一个星期了,但是由于不想失去她两份***工作,所以一直坚持上班。另外一位女性扭伤了她的脚踝,她看起来还不错,但是当我问及她是否有服用过治疗HIV的药物时,她却摇头,因为她的病历记录里边记载着她有用医疗卡开出过此类药物处方的记录。她告诉我,她男朋友偷了她的钱包,她非常饥饿,如果我能给她一块面包,她会非常感激我的。

    有一些人可能会反驳我,急诊并不是这样一个地方可以供医生倾听和处理患者个人问题。但是甚至现在,我们许多病人从不去改看其他的医生,而这些喜欢重新再来我们急诊看病的患者给了我们机会让我们能够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也能让我们解决影响她们健康的问题。

    有时,我们能够联系一些可以帮助这些患者的朋友,给予患者提供居所、药物、食物;并且,我们经常确认一些有**倾向的患者,并及时挽救他们。(倾听的魅力)

    但是现在却有许多限制我们这样做,我希望我们能够有什么办法来阻止目前急诊的处方药物的滥用,确保人们可以平等地获得医疗。假如你能够花一天在急诊倾听患者,就像我做的那样,我认为你会有以前从未有过的感受。

    医生和护士需要知道我们的患者在哪里居住、工作、游玩,同时我们也需要倾听患者的诉说,并将其联系起来思考问题,这样深入的交谈有助于我们诊断患者的真正病因。

    译者点评:实际上,小编能用西方医学人文关怀领域的一句名言来总结Leane Wen想要向我们传播的信息--“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