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大厅,有一个义务就诊咨询服务台,服务台上放着一个水杯,一本就医服务指南。其他医院的服务台里站着的都是年轻女护士,而在这个服务台里常常站着的却是一位七旬退休医生。
这位退休医生是今年70岁的蒲大诗,退休前是医院非临床系统的支部书记,2004年退休后,他就加入了医院的志愿者服务队,当起了一名导医志愿者,为患者提供咨询、引导、分诊工作。
12日,并不是蒲大诗的值班日,他仍然出现在门诊大厅,带领一名从塔城来的患者挂号、缴费、输液。
服务台每天有两人为患者提供咨询、分诊服务,一名是医院门诊的护士,另一名就是志愿者,该院每年的门诊量86万人次,平均一天的就诊量3500余人次。
去年,来自昭苏某团场的**带母亲来看病,当时已到下班时间,蒲大诗领着他们做各项检查,楼上楼下陪同了十分钟,蒲大诗离开始,**将50元硬塞到蒲大诗手里,但被蒲大诗拒绝了,蒲大诗说,这样的事每年会遇到4至5次。
医院离退休办公室主任郭蔚虹说,导医志愿队的前身是精神文明督导组,蒲大诗是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志愿队都是医院的退休人员,保持10人左右,一直坚守导医岗位的有5人,蒲大诗是坚持时间最久的。
蒲大诗说,之所以选择当一名导医志愿者,是因为在医院待了40多年,能深刻体会患者在就医时的烦躁与着急,今年是他义务咨询的第10个年头了,只要是他的值班日,蒲大诗从未缺过岗,即使过年过节也不例外。他说为病人尽一份力,就是一名退休医生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