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培养合格临床医生的必由之路

培养合格临床医生的必由之路

2014-01-17 10:19 阅读:2144 来源:健康报 作者:孙福庆 责任编辑:云霄飘逸
[导读] 备受关注和期待的《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正式亮相。为什么医学毕业生需要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什么要在国家层面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备受关注和期待的《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正式亮相。为什么医学毕业生需要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什么要在国家层面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相关负责人1月16日就此进行了解读。

    该负责人强调,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的有益探索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医学教育追赶国际先进水平,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从制度上保证医生临床水平

    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医学教育分为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即终身教育)3个阶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属于毕业后教育,是医学教育的特有阶段。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医学院校毕业生走出校门后,必须经过以重点培训临床实际诊疗能力为主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才能胜任临床工作。

    据了解,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国际通行做法,目前,发达国家及我国**、香港、***地区均建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我国早在1993年和1995年即印发实施《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和《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在相关领域开展实践探索,对提高临床医师队伍素质、保障医疗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该负责人指出,在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结合国内广泛实践基础上,我国在国家层面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标志着我国较为完善的国家医学教育体系就此建立,年轻医生在毕业后前3年的职业发展关键期能够得到更好的培训,从制度上保证了我国临床医生的质量和水平。

    推动医师成长同质化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我国已有广泛的实践基础,但限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医学教育发展水平,一些地方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顶层设计还不够完善,培训工作缺乏必要的人事、财政等配套政策支撑,工作推进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水平和规范程度不一,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城乡基层医生普遍缺乏接受高水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机会等。

    年轻医生在职业生涯关键时期培训质量参差不齐,既不利于个人后续成长,也严重影响了医疗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基层医院与大医院医生水平严重不同质,难以得到患者信任,也使得基层医院门可罗雀,大医院人满为患,持续加剧看病难问题。

    该负责人表示,《指导意见》对招收对象、培训模式、培训招收、培训基地、培训内容和考核认证等医学教育措施和相关保障措施作出规范的制度性安排。这一标准化医生培养体系的建立,是推动医师培训同质性的关键步骤,有利于实现我国医师培养的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有利于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高水平的医疗服务,特别是有利于把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落到实处,为实行分级诊疗奠定坚实基础。

    “这一制度的建立对于形成中国未来的临床医学格局、提高中国临床医学的整体水平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负责人强调。

    多部门提供重要政策保障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多部门的大力支持为这一制度建立创造了良好条件。”该负责人特别提到,全面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既需要医学教育相关措施的规范性制度安排,也需要明确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改革等相关政策保障。本次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对上述内容进行了统一设计和基本的制度性安排,多部门协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国齐步走”提供了重要的基本公共政策支撑。

    目前,在现已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地区,主要由地方财政给予一定经费投入,基地医院要自行承担大量培训成本,不利于培训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对此,《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中央财政将给予基地医院相关基础设施、教学活动等方面的投入,并给予参加培训的“单位人”、“社会人”必要补助,让培训人员能安心接受培训。基地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机构编制部门核定基地编制时,也将统筹考虑。

    该负责人表示,2014年,各省(区、市)要将《指导意见》具体化,抓紧建立完善本地培训体系和工作保障机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考核管理规定等各项具体的政策措施。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