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中医药管理机构设置、相关政策落实在不同省市区有较大差异。财政对中医机构的投入方面,人均财政拨款最高的省(区、市)为63.41元,第2位为27.26元,最低的仅为3.79元,最高是最低的16.7倍。省级中医药管理机构中,人数编制最多的省份有31人,而最少的仅有3人;地市级卫生管理机构中,中医管理人员独立编制数最多的省市区共有55人,最少的为0。
2、中医资源各省不均衡。每万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最高的省(区、市)为5.65人,最低的仅为1.45人,最高是最低的3.9倍。每万人中医床位数最高的省(区、市)为6.87张,最低仅为2.30张,最高是最低的3.0倍。
3、农村中医服务点少。在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农村居民中医服务的最主要的提供者,但是目前尚有33.5%的乡镇卫生院和42.5%的村卫生室不能提供中医医疗服务,影响了所在乡镇、村的居民接受中医服务的可及性。
4、有资质人员不足。能够提供中医诊疗服务的村卫生室总数有33.94万个,每月开出的中药饮片处方3500万张,但是村卫生室中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助理)资格的人员仅有4.76万人,村卫生室中从业人员的资质与大量的中医诊疗服务提供相比,明显不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