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首次发现人类血液红细胞中也存在生物钟。与其他细胞拥有脱氧核糖核酸(DNA)等遗传物质不同,红细胞中没有DNA,因此它不会像过去认为的那样,根据基因发出的信号来调整活动节律。研究人员探测发现,红细胞中一种名为Peroxiredoxin的抗氧化蛋白的含量会出现24小时的周期性起落,这说明有另一种生物钟机制在起作用。
英国爱丁堡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同期《自然》杂志上发表另一份研究报告说,他们在海藻中也发现了类似现象。虽然海藻细胞中有DNA等遗传物质,但在黑暗环境中其DNA不会作为生物钟的“驱动齿轮”而转动。研究人员在黑暗环境中也探测到海藻细胞中同一种抗氧化蛋白的含量有周期性起落现象。
这两项研究说明,除了基因以外,还存在驱动生物钟运行的“第二齿轮”。由于这种抗氧化蛋白在细胞新陈代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人员认为“第二齿轮”的驱动力应该来自新陈代谢机制本身。
如果人体生物钟因坐飞机、上夜班等原因被扰乱,常会引起新陈代谢紊乱和不舒服,甚至有可能导致糖尿病等疾病,而本次研究进展将有助于相关领域的进一步探索。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亚药理学会和英国药理学会主办的澳-英联合药理...[详细]
2月28日,GW制药宣布美国FDA授予该公司用于治疗儿童Lennox-Ga...[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