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综合征是指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富的部位,受重物挤压而造成肌肉组织损伤,出现已肢体肿胀、肌红蛋白尿、高血钾、酸中毒为特点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挤压综合征的治疗复杂,既要积极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又要妥善处理好受伤肢体,两者相互结合,方能奏效。
关于挤压综合征的发病机理,目前认为是创伤后肢体损伤部骨筋膜室的压力增高,造成肌肉组织局部循环障碍,导致肌肉缺血、坏死,以及肌红蛋白、酸性代谢产物、组织毒素等有害物质的大量释放。这些有害物质引起肾血管痉挛,使肾脏的血流量减少,造成缺血、贤小管坏死等一系列变化,最终影响肾脏的正常生理功能,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常见的致伤原因是建筑物倒塌挤压、交通事故中车辆货物的挤压、长时间使用止血带,以及醉酒、昏迷、冻僵等原因造成机体的自身挤压等。
局部症状和体征 受挤压的肢体严重肿胀,并呈进行性加重,肢体疼痛剧烈,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压榨伤者肢体高位皮肤可见压痕及皮下淤血。伤肢皮肤张力大、发亮,可有水疱形成,颜色由潮红逐渐转为片状红斑,坏死后呈暗褐色。触诊局部坚硬,压痛明显。
全身表现 挤压物较重,压力较大,或者挤压时间较长,解除挤压后,受挤压肢体明显肿胀,全身代谢紊乱。患者可出现中毒症状,导致全身无力、紧张、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胀、腰痛。患者可能由于血容量突然减少出现血压下降,收缩压70~80mmHg,心律快,脉细弱。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躁动不安、意识恍惚,或者出现兴奋状态,或者呈现嗜睡状态,严重者可致昏迷。患者皮肤潮凉,眼结膜呈贫血样,眼窝塌陷,口渴。末梢循环差,唇、指(趾)发绀,甲床血流迟缓。患者可因全身感染严重、尿毒症、全身多脏器衰竭,抢救不及时而死亡。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亚药理学会和英国药理学会主办的澳-英联合药理...[详细]
2月28日,GW制药宣布美国FDA授予该公司用于治疗儿童Lennox-Ga...[详细]